在临床中遇到一些关节肿痛、面部皮疹、或伴有多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的病人时,会想到是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不能凭借临床经验进行诊断,一定要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就需要规范治疗、长期治疗。正确诊断很重要!下面介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供参考。
㈠
⑴颧部红斑
⑵盘状红斑
⑶光敏感
⑷口腔溃疡
⑸关节炎
⑹浆膜炎(胸膜炎、腹膜炎)
⑺肾脏病变(蛋白尿≥0.5g/D,细胞管型等)
⑻神经系病变(中风,精神异常)
⑼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2次或2次以上白细胞减少</mm3、淋巴细胞减少</mm3、血小板减少</mm3)
⑽免疫学异常(LE细胞阳性,抗DNA抗体,抗SM抗体,梅毒血清假阳性)
⑾抗核抗体阳性。
符合4项或以上即可诊断(注意:4条以下患者不能排除SLE诊断,需继续观察)。
(ANA敏感性高、特异性低;抗ds-DNA抗体敏感性中等、特异性较高;抗Sm抗体敏感性低、特异性极高)
隐匿型狼疮:临床上有时可见患者具有一些症状提示SLE的诊断,但不能满足4条ACR的分类标准,年,Ganczarczyk等人将这部分患者归为隐匿型狼疮,并提出了隐匿型狼疮的入选标准,目前认为隐匿型狼疮是SLE的一种亚型,临床表现轻微,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极少,预后较好,诊断隐匿型狼疮必须随访,因为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起病较缓慢,临床表现虽符合隐匿型狼疮,但实际为SLE的早期表现,这部分患者终将发展为SLE。
㈡
以下11项满足4项或4项以上者可以确诊为SLE。其校正之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93和0.83,由于敏感性相对较低,容易漏诊,不利于早期诊断。(详细标准条款--略)
㈢
此SLE分类标准的敏感性为%,特异性分别为75%,成人SLE中年SLICC分类标准相对最优。(详细标准条款--略)
㈣
备注:(共10项21条)此分类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3%,均为最优。
1.入围标准:ANA阳性(Hep-2免疫荧光,滴度为1:80或更高);
2.对于每条标准,均需要排除感染、恶性肿瘤、药物等原因;既往符合某标准可以计分;
3.标准不必同时发生;
4.至少符合一条临床标准;
5.在每个方面,只取最高权重标准得分计入总分。总分≥10分可以分类诊断SLE。
临床领域或标准
定义
权重(分)
全身状况
发热>38.3℃
2
血液系统
白细胞减少</mm3
3
血小板减少<10万/mm3
4
溶血性贫血
4
神经系统
谵妄(意识改变或唤醒水平下降,和症状发展时间数小时至2天内,和一天内症状起伏波动,和认知力急性或亚急性改变,或习惯、情绪改变)
2
精神异常(无洞察力的妄想或幻觉,但没有精神错乱)
3
癫痫(癫痫大发作或部分/病灶性发作)
5
皮肤黏膜
非疤痕性脱发
2
口腔溃疡
2
亚急性皮肤狼疮
4
急性皮肤狼疮
6
浆膜腔
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5
急性心包炎
6
肌肉骨骼
关节受累(≥2个关节滑膜炎或≥2个关节压痛+≥30分钟的晨僵)
6
肾脏
蛋白尿>0.5g/24h
4
肾活检Ⅱ或Ⅴ型LN
8
肾活检Ⅲ或Ⅳ型LN
10
抗磷脂抗体
中高滴度的抗心磷脂抗体或抗β2GP1抗体阳性或狼疮抗凝物阳性
2
补体
低C3或低C4
3
低C3和低C4
4
特异抗体
抗dsDNA阳性或抗Smith阳性
6
㈤标准应用评价
目前仅有年ACR的SLE分类标准曾在我国SLE人群中进行过验证,结果显示该标准对我国SLE患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新的标准(年SLICC、年EULAR/ACR)在我国仍然需要更多的数据来验证新SLE标准的适用性。
最新的中国指南推荐采用新的标准(年SLICC/年EULAR/ACR)来诊断SLE。
的SLICC标准虽然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但是特异性较低。
年的诊断标准不能诊断ANA持续阴性的SLE,虽然这部分患者并不多见,但也需要探讨其他分类标准的可能性。
年的标准对于儿童特异性较低,有研究证实需要将年的标准≥10分提高到≥13分,则可将其特异度提高到与ACR和SLICC标准相同的水平。
临床医生在选择诊断标准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不能只选用最新的标准。必要的时候可以全都参考。
待续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什么原因引起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二)如何发病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三)最常见的损害是什么?
系统性红斑狼疮(四)还会伤肾伤肺伤肝?
作者介绍:范文奎主任医医院肾病风湿专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