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爆出一名小伙从外地坐火车到深圳,刚出站就突然摔倒在地。幸亏路人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随后医医院。医院多科协作为他做了“肺动脉造影+置管溶栓+碎栓术”,从“死神”手里救回一命。
经济舱综合征
由于长期在狭窄空间、空气湿度低环境内不能活动,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淤滞,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我们所说的血块。
久坐后开始活动,血栓脱落,随血液回流到心脏,继而又达到肺动脉,引起“肺栓塞”,使肺脏缺血、缺氧引起胸痛、气短、咯血,严重时会猝死。这种情况医学上又叫做“经济舱综合征”。“经济舱综合征”并不只限于飞机机舱,办公室、汽车或火车内,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也会形成血栓。老年人下肢静脉瓣功能较差,更易发生“经济舱综合征”。此外,有血栓病史或乘机前曾大量饮酒、吸烟、过多进食油腻食物,也容易患病。在夏季旅行高峰期,乘坐飞机、火车、汽车出行较多,须注意适度活动,多喝水,减少“经济舱综合征”患病风险。症状有哪些
1.呼吸困难:经济舱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常于下飞机活动后出现或加重,静息时可缓解或消失。约1/3的患者可出现咳嗽,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白痰。
2.胸痛:包括胸膜炎样胸痛和心绞痛样疼痛,胸膜炎样胸痛较多见,其特点为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明显加重。心绞痛样胸痛仅见于少数患者,为胸骨后较剧烈的挤压痛,患者难以忍受,向肩部和胸部放射,酷似心绞痛发作。
3.咯血:见于约1/3的患者,是提示肺梗死的症状,多发生于肺梗死后24小时之内,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
4.烦躁不安:见于约半数患者,可能与胸痛或低氧血症有关,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烦躁、濒死感的症状。
5.晕厥:晕厥可为经济舱综合征的唯一或首发症状,患者表现为下飞机后突发晕厥或一段时间后出现晕厥,可伴有抽搐、大汗、面色苍白的休克症状。
如何预防
经济舱综合征的预防主要是避免长时间制动以及注意乘坐飞机时补充水分。经济舱综合征一般没有早期筛查方式,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乘坐飞机,确实不方便离开座位时,可以做反复曲踝、伸踝的动作,也可以通过收缩小腿肌肉、挤压静脉促进血液回流,达到和行走、垫脚一样的效果。
2.如果方便,可以每1~2小时离开座位适量活动,比如在过道内走动,在有空间的地方做做肢体的伸展,或者做原地垫脚运动。3.注意乘坐飞机或长途火车时补充水分,可以多饮用纯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