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年轻人穿着同款的T恤,新潮而朝气蓬勃。这时,周宗鑫都会骄傲地说:“他们穿的都是我们的产品。”
这个湖北大学的90后在校生,在校园活动中发现服装及礼品定制的商机,业务从校园扩展到社会,将这一小众市场盘成了年入几百万的赚钱项目。
大学生“零成本”创业
周宗鑫,年生,是来自湖北十堰农村的小伙,湖北大学级学生。
年,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周宗鑫加入了院学生会。细心的他发现:在集体活动中,大家穿的都是自己的衣服,没有统一服装,丝毫没有团队的感觉。
“能不能让大家穿上统一又有个性的衣服呢?”周宗鑫向院领导反映了这个问题,老师让他来负责这件事。
于是,周宗鑫开始寻找制作会服的厂家。学校周边寻找无果,周宗鑫只能在网上寻找。从款式挑选到最后拿到衣服,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当他们的团队穿上设计新颖独特、质量好的会服时,其他学院的学生羡慕不已。大家纷纷过来咨询,并找周宗鑫负责定制本院会服。
周宗鑫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找定制衣服的厂家合作,拿下了校园代理。
周宗鑫的“零成本”创业就这样开始了。
爱心义卖打开局面
创业需要推广,周宗鑫深谙其中的道理。
最开始,周宗鑫采用了线上推广的方式。年,互联网学校论坛很火,周宗鑫和同学一起创办了“37同校网”——一种类似于贴吧的门户性网站,便于大学生吃喝玩乐生活的交流。
网站颇受欢迎,日点击量可达到1.8万多次。然而因为过早涉入广告问题,网站渐渐清淡。而维持网站运作需要资金,这一战略性失策让周宗鑫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互联网上的失利,给周宗鑫带来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年,他认识了同样在互联网上栽了跟头的同年级女生冀春玲,两人想把服装定制这个项目做大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拿着借来的10多万元,他们成立了舟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真正让周宗鑫和他的产品人气大涨的是一次无心之举。
年8月,冀春玲被诊断患支气管内膜结核伴胸膜炎。为了筹集治疗费用,周宗鑫在湖北大学举办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通过义卖精致的马克杯、独特的文化衫等产品筹措一笔捐款。
没想到这次活动,受到了各家媒体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