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型
突然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心率增加,精神沉郁,废食,呼吸困难,常有腹式呼吸症状,死亡后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常呈蓝紫色,口鼻有血样液体流出。病猪一般在24~36h内死亡。有的突然死亡,此型的病死率高达80%~%。
?
2、慢性型
病猪轻度发热或不发热,体温在39.5~40℃之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歇性咳嗽,呼吸异常,生长迟缓。病程几天至1周不等,治愈后易复发,当有应激条件出现时,症状加重,猪全身肌肉苍白,心跳加快而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肺脏与胸壁间存在纤维素性粘连,有的病猪肺脏有干酪样坏死灶。
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春夏4~5月和秋后9~11月,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极易暴发流行;此外,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应激因素,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疾病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防治措施强化猪场生物安全,定期免疫接种,严格引种检疫,杜绝病原传入;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注意通风换气,减少应激反应;平时强化预防,发病后立即隔离病猪,选用敏感药物对症治疗,严防传播流行。
治疗方案:上午用氟苯尼考30%下午用复方磺胺间甲嘧啶钠咳喘安康+阿莫西林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