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平说,广泛开展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搭建练功群众广阔的交流平台、扩大工作阵地、增加习练人口、传承优秀文化,是健身气功工作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具体体现。在各级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年来健身气功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主力军。
健身十式是健身气功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将深入挖掘,反复实践,以供广大健身气功习练者参考。
健身气功要领和功用健身十式抻筋拔骨,使身体元气充足,打通全身上下,从而收健美身形、和畅经脉、祛病健身、开发智能之效。
Q健身十式充分调动发挥经络的作用A经络论认为,经络内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就是说每一条经都是里面连着内脏,外面分布到四肢,每条经中的气,都有其流动特征。
身上的经脉是互相连通的,手与手指是手的阴经与手的阳经交接之处,头是手的阳经与足的阳经交接之处,足是足的阳经与足的阴经交接之处,胸腹是足的阴经与手的阴经交接之处。
另外,人的真气与外界之气是要进行交换的,而外气进入身体多是从手足之端进入人体内。
一向被中医所重视的“井荥俞(阳经中还有原穴)经合”——五俞穴,就是外气(当然也有体内的经外之气)直入经脉的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络论中把四肢末视为经络的根本,而头与躯干的内脏部位,是它结束的标位。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篇》中说: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舌本)。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目)。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钳耳一顽颡也)。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葱笼(耳中)。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
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
足少阳根子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解溪),入于人迎丰隆也。
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
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牖外关也。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
正是由于各条经脉的交换部位、气的内外出入的交换部位、经络的本、根多在肢端,所以形神庄就根据这些经络、气血循环的道理进行安排,着重活动肢端末节。如第二、三节都是上肢的肢端,七、八、九节都是下肢的肢端。第一节是头部的端头,这是因为根结的结在头上,根在肢端,头一动就会带动四肢,而四肢一动就把全身的经络、气血牵动起来了。这就是形神庄气功以形引气的机制,也是形神庄功法的理论根据和身体气化表现。
Q以它可以内连脏腑之气,外通膜络之气,使周身成一整体
A健身十式总的要求是“身形合度,姿势合法,神注庄中,气随庄动。”
今日推荐今天向大家推荐的就是用于治肝胆的病、胸膜的病、肋膜炎等疾病的,同样也是既简单又易学,既省时又省力,于办公室和家中都可练习的健身气功动作。动作名称“气意鼓荡臂肋坚”(健身十式·第3式动作)此式取意于仙鹤由静止到飞翔的姿势。具体做法首先,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如立正姿势,目视前方天地交界处,两眼轻轻闭合,意念合着目光回收至脑中心,小指带动,两手如捧物,虎口向上,两臂与正前方成45°角上举,意想沿天边捧气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向头顶贯气。两手沿耳下至两肩向下至心口。两手分开下落叉腰,拇指按在背部“京门”穴(第十二软肋端),其余四指按于胯上。
(一)接上式,松开叉腰两手,转成手心向上,手指向前,两肘向后,小臂前伸,两肘下垂,贴两肋旁,小臂与大臂成90°角。而后两大臂前举与肩平(保持大、小臂的原角度)小臂向上,两手指天。
(二)两大臂外展成一字,转掌心向外,大臂不动,小臂向外下落与臂平。尔后,以肘部为圆心,中指带动小臂向上划弧,待小臂与大臂成直角时再向下落成一字,重复三次。此式为展臂。
(三)接上式,两臂左右平伸成一字,手心向下,手指伸直,以腕为定点,中指带动,指掌划圆,正反各三次。
(四)两臂向体侧下落,两手胸前合十。(图3-27)而后,十指胸前交叉,两臂上举至额前,逐渐向上翻转手心,同时两臂向前额斜上方圆撑,使两臂呈长圆形。两手背对向前额。
(五)上半身向左转,面向左方,与前方成90°角,两手在额前,两臂围成圆弧,左大臂与左肩平,右大臂与右耳平。手背距前额约一拳。两手、两臂间要保持一定的圆撑力。
(六)右肋鼓荡,同时上半身向右转,用右肋带动右肩、右肘,将交叉的双手拉向正前方(发动力在右侧)。两臂呈长圆形,两手呈右高左低的斜面,拇指高与眼相平,身体呈正面站立。
(七)上半身向右转,交叉之双手向右划弧到右侧,面向右方,与正前方成90°角。
(八)左肋鼓荡,同时上半身向左转,用左肋带动左肩、左肘,将交叉之双手拉向正前方。两手至正前方,两臂呈长圆形,两手呈左高右低的斜面。保持拇指高与眼相平,上半身复原,面向前方。
两臂捧气向上向天门贯气,经头面两侧下落,沿肋弓分开变叉腰,松开叉腰手两手如捧物,虎口向上,两臂与正前方成45°角上举,意想沿天边捧气至头顶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顶,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向头顶贯气,两手沿体正前方下降至肚脐。两中指相接,点按肚脐,收功。
功效何在动作要领:
此式动作均用弧形运动,故练时要避免直线动作。且躯干的转动不是硬性规定,而是灵活运用。初练时,注意两臂圈成的圆弧拉长与回缩,主要是依形而动。熟练后,要以意带气,以气带形。注意从丹田前面鼓荡至胁肋,连及肘臂,此时是臂随身动。
功用:
身体两侧为少阳经脉经过之处,其气弱,故胁肋部的抗御力量较身体别处为弱,此式专练意气鼓荡,使之充实两肋,进而达于两臂,故可使胁肋、两臂坚实。其功用与铁鞭捶肋相仿佛。此式又可用于肝胆、胸肋等疾病的治疗。
提问答疑问题:练习“气意鼓荡臂肋坚”时如何结合命门向后放松?相关阅读人的科学(二)马克思
虎形披气(一)
调息秘要之以太虚为炉鼎,以意念为药材来炼金丹
国外对超常智能已经开始训练和比赛了!
增加精力的调息
修习静态的身形各部要求(2)
修习静态的身形各部要求(1)
明确练气功的目的
平调阴阳调息法--可以用作为呼吸操的呼吸法
《中医康复学?形神庄》
直腿坐放松法(一)
中脉混元----资料集录(一)
中脉混元----资料集录(二)
三层物质、中脉组场词
想知道你的觉知层次吗?
什么是“从整体练,练整体性”?
28字!道破王阳明的“心学”
更上一层楼----
陶祖来
论人的科学(一)
马克思
长按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中科U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