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贵港党史人物篇第8期谭寿林

导读

  陈岸、黄日葵、谭寿林、廖联原、黄彰、陈培仁、胡福田、董铨汉...这些曾经风云贵港的人物,你可听说过?

  黄日葵——广西第一位共产党员   谭寿林——广西第一个地方党组织梧州地委书记   陈岸——广西省工委书记   廖联原——组织领导了著名的“中秋起义”   黄彰——组织了陆川、博白、兴业、贵县等地人民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

  他们为光荣的革命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热血,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为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贵港市委组织部、贵港市委党史办通过贵港先锋   本期人物——谭寿林。

?

谭寿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广西早期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全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骨干。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梧州地委书记、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等重要职务。年5月30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敌人杀害,时年35岁。

01

谭寿林,号祝封,曾用名覃树立、曼殊、勉予,年生于广西贵县三塘乡谭岭村一个农民家庭。劳动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严格教育,使他自幼养成了勤劳俭朴的品质。他七岁进私塾念书,常用空余时间帮老师挑水、烧茶、扫地,深得老师的喜爱。谭寿林自幼聪颖好学,在小学时就会作文写诗,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当时,鱼肉人民的乡政权机关叫“公局”,通常由正、副局董和助理员三人组成。少年谭寿林对这些压榨人民、中饱私囊的公局老爷极为不满,曾在三塘公局门口偷偷地贴上了这样一副对联:

供(公)肥三只狗

焗(局)瘦一圩人

这副对联,巧妙地利用谐音,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反动政府和贪官污吏的丑恶面目。

一次,谭寿林看见桥圩公局门口有一副对联:“公是公非行正道;局中局外结同心。”他一声冷笑,随即用毛笔加了标点,变成了“公是公,非行正道;局中局,外结同心。”这样,原来一副美化反动政权的对联就变成了完全相反的意义。有一年,乡间几个父老倡议成立震亚小学,并计划利用兴林寺的建筑材料扩充该校校舍。不料,寺底村土豪梁柱臣抢先把兴林寺拆掉,把材料窃为己有。谭寿林等便组织震亚小学学生游行,和梁柱臣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他退回了材料。

年,谭寿林考上贵县中学。在中学的四年里,学习成绩有七个学期为全班第一名,一个学期为第二名。由于他成绩优秀,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敬佩。连那些起初讥笑他为“村巴佬”的公子哥们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谭寿林写的文章常常被老师拿来贴堂、示范。他常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挽救中华的抱负。他在《丈夫当以功济四海论》一文中写道:“今日之中国,正当多事之秋也,外有强邻之逼,内有剧寇之萌,使无人支柱其间,难保无陆沉之祸也。”他指出:“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在《谈让》一文中,他写道:“当让则让,不当让则不让,现在帝国主义欺侮我们,侵略我们,则绝不应让!”

谭寿林在贵县中学读书时,五四运动的浪潮正席卷全国。他积极投入了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他曾对同学说:“国之不存,家将安在?唯有希望革命成功,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国家才能独立自主,个人也才有前途。”

在北京学生会发出关于五四运动的通电后,谭寿林等团结全县中小学生,成立了贵县学生联合会,谭寿林被选为县学联会会长和出席广西省学生联合代表大会的代表。大会结束后,谭寿林回到贵县,继续发动县城中小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并分组在各大街小巷演说,开展对日经济绝交,抵制日货的斗争。他在自主办的贵县《晨报》上发表了一首宣传抵制日货的白话儿歌:“亚妈唉,你勿忧,儿今抵制有机谋,有钱勿买日人食,无衣不着东京绸。日货劣,国货要研究,待过几年儿长大,一定挺身报国仇。”许多中小学生热情地唱着这首儿歌,积极投入抵制日货的运动。在对日经济绝交、抵制日货的斗争中,贵县学联发挥了积极作用,谭寿林也在斗争中初步显露了他的组织领导才能。他与县学联会另两个负责人李镇峰、高跃光一起,到贵县商会商量抵制日货的办法,并与学联领导人积极组织同学,按照协议,日夜轮流值班检查日货。

有一次,贵县商会会长蔡觐文开设的启昌号杂货铺偷运日本火柴箱抵贵,学生们检查发现后,将其全部缉回学校。蔡觐文惊慌失措,当晚假意请谭寿林和李镇峰(学联会交际主任)到酒楼宴饮,并拿出东毫做诱饵,企图笼络他们,要回火柴,谭寿林等丝毫不为所动。这时,对方指责学生查禁他的日货是强取豪夺行为,声言要派商团(商人武装)取回被查禁的全部日货。谭、李等同学既不吃软,也不怕硬,在威胁面前毫不让步。蔡未得逞,就勾结县长刘天佑,想让县官出面要回被没收的日货。谭寿林面对县官的淫威,毫不畏惧,义正词严地对刘天佑说:“这是我们学生的爱国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让日货侵入贵县,就是支持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强迫学生交还日货,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要我们交还日货,办不到!”说罢,愤然而去。

为了防止敌人使用暴力抢劫日货,学联会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将这批日货提前处理掉。谭寿林等组织了中小学生八九百人,把这批日本火柴全部抬出,举行示威游行。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经过县府、商会和启昌号门前,然后在城厢的搬运工人和河渡船民的积极支援下,运到县城郁江南岸河边,纵火焚毁。只见烟焰冲天,火光蔽日,全城民众,人心大快。据当时目击者回忆,隔江观看者达二三千人,谭寿林还在焚烧现场与群众摄影留念。后来,他在照片旁边书上“当仁不让,爱国为先”八个字,表达了赤诚爱国的浩然正气。

02

年9月,谭寿林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在北大期间,他受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的直接教育,并经常和党的北京支部成员黄日葵(北大学生,广西桂平县人)、进步青年陈居玺(北大学生,广西平南县人)等人来往,进一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积极参加了反宗教大同盟、民权运动等社会活动,是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第二批成员之一。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年秋,谭寿林进入北大国文系学习。这年暑假,他回到家乡进行革命宣传。先是应贵县中学校长陈勉恕邀请在贵县中学做革命演说,尔后,又同陈勉恕一起到县城最热闹的圩心街演讲。谭寿林演讲的题目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成因》,陈勉恕做了《何谓共产党》的演说。他们公开宣传共产主义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工人、店员、教师、学生和近郊农民的热烈掌声。谭寿林这次回乡的另一个目的是筹集学费。族人商量了一个办法,即借庆祝其祖母71岁寿辰的机会,为他募集学费。亲戚朋友们热情地为他捐赠了几百元东毫。他表示非常感谢,并表示将来学成后决不去当官铲地皮,而是竭诚为乡梓服务。

年夏,他读完国文系一年级,因家庭经济困难,学费无法解决,便到北京一间女子师范兼课,半工半读。后来,连半工半读也难以维持,只得放弃学业,以教书为生。

年秋,谭寿林由黄日葵、陈居玺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工作,负责编辑北方分部机关刊物《工人离刊》。同时,经常与王烬美等到工人子弟学校去上课,到长辛店、丰台、唐山等地的工人中进行革命活动。他善于向群众进行通俗生动的宣传鼓动工作,创作了许多革命歌谣,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他创作的《工人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工人吃苦真难当,自从进工厂,手劳足又忙,资本家虐待我,残酷似虎狼。工作12时,工资又微薄,上难供父母,下难养儿郎,千辛万苦为人作嫁,谁不心惨伤!……”歌中满腔热情地号召工人:“转眼日当升,革命旗飘扬,工友们团结起,奋斗求解放……”谭寿林身在北京,心系故土,对故乡广西的革命十分关心。在北大期间,他和黄日葵等在京的广西籍师生组织“新广西期成会”,经常在一起讨论广西的时局,探讨广西的革命问题。他们出版了《桂光》半月刊,谭寿林任编辑主任。《桂光》的社论,除黄日葵撰写外,多由他执笔。他们经常把《桂光》杂志寄发旅居各省的同乡和广西各机关、团体、学校宣传马列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对促进广西各族青年的觉醒,促进马列主义在广西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03

在日益高涨的大革命运动中,党中央决定从北方调一批党员干部到南方工作,谭寿林也是其中之一。年冬,中共广东区委派他到梧州负责党的领导工作。

梧州是广西建立中共组织最早的地方。广西第一个党支部于年10月在这里成立。年12月,党在梧州建立了广西第一个党委机关——中共梧州地委,由谭寿林任书记,委员有谭寿林、龙启炎、周济等。当时,谭寿林的公开职务是省立第二中学国文教员、《梧州民国日报》主任、广西宣传员养成所讲师。

谭寿林到梧州后,利用当时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以课堂和报纸为阵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群众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组织工作,指导工农等群众运动深入发展。一次,在苍梧农运骨干会议上,他拿来一碗水,随后放入一朱砂,把一碗水搞得殷红,然后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我们就是要像朱砂一样把人世间的水染红!”

年1月下旬到2月中旬,谭寿林与地委委员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举办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活动,二是举行援助省港罢工周。年1月21日是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两周年纪念日。谭寿林和地委委员龙启炎等在省立二中举办了“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演讲会”。从1月21日起到2月1日止,连续讲演了11个晚上,每晚都是座无虚席。谭寿林、龙启炎、毛简青、粟丰、罗如川等共产党员相继到会演讲。谭寿林在题为《苏联革命成功的要点》的演说中,详细介绍了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经验,宣传列宁关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当时的《梧州民国日报》连续刊载了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的文章和讲话。

年6月,广州和香港的数十万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持续将近两年之久。年2月中旬,谭寿林通过梧州国民党市党部,领导梧州各界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援助省港罢工周。梧州工联会、妇联会、学联会、对外协会、市党部、县党部、总商会、广西宣传员养成所、民船工会等九个团体单位参加了活动。2月17日,梧州各界群众数万人在东学塘举行援助省港罢工周市民大会,谭寿林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大会通过了谭寿林提出的三项提案:(一)罢工工友应负起国民革命先锋队之使命,强固组织,奋斗到底。(二)全国革命群众应一致拥护复工条件及予以充分之援助,以鼓励国民革命先锋队,巩固革命阵线。(三)国民政府对于省港罢工工友,应善为爱护,以鼓励其革命勇气。大会根据提案,向全国发出通电。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与此同时,全市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筹款运动,从物质上给省港大罢工以有力援助。

在中共梧州地委的领导下,梧州地区的革命群众运动发展很快,当时,参加梧州工会的工人就达1万多人;苍梧道成立了多个农民协会,会员4万多人;青年和妇女运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年春成立了共青团梧州地委,梧州妇女联合会组织了妇女宣传队,宣传妇女解放,并出版了《妇女之光》期刊,创办了妇女工读学校。

谭寿林在工作之余,还回到家乡指导农民运动。在贵县三塘圩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谭寿林发表演说,号召大家起来实行“二五”减租。当地土豪刘进三到会企图破坏大会的进行,被谭寿林组织到会农民轰走。他还在谭岭村附近的唱歌岭、圣岭、大冲肚、汶泉岭、六湖村、下庙岭禾屋等地召集农民开会,号召“穷人都应团结起来,向地主要返田”。当时,贵县有些乡村已组织了农协会,还办了平民夜读班。谭寿林到夜读班教学员读书识字,教唱革命歌曲。

年春以后,中共梧州地委除直接领导梧州的各个党支部的工作外,还派出党员李征凤、林培斌、黄启滔、罗少彦、陈洪涛等到桂林、南宁、柳州、岑溪、容县、玉林、桂平、贵县、武宣、田东、东兰、怀集(当时属广西)等地筹建党的组织。同年3月初,中共广东区委为了加强对广西党的领导,又派黄日葵为广东区委特派员到广西指导党的工作,使广西党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广西国民党右派的惊恐和仇恨。年5月中旬的一天,国民党梧州党部青年部长李血泪(共产党员)和女子师范学校师生徐淑芳、谢志道等晚上开完会后路经北山时,梧州警察局突然将他们拘留,诬说他们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是“共妻共产开端”,妄图借此打击青年运动。谭寿林立即召集党、团及群众组织负责人研究对策,发动群众与警察当局进行斗争。在群众的压力下,警察局长不得不向群众认错道歉,释放了李血泪等三人。

年夏,省立二中校长崔赞谟无理开除了学联负责人钟云、刘伯奎(均为共青团员)等人。谭寿林等又领导学生进行斗争,并在报上发表评论,谴责校长迫害进步学生的行为。结果,学校不得不收回开除学生的命令,校长崔赞谟被迫辞职。同年6月25日,梧州轮船工人为声援省港罢工,将港梧轮船停航。工联会为了维持罢工工人生活,规定码头起卸货物要缴纳附加税。黄绍竑兄弟开设的商号“仁生号”私运烟土,还拒纳附加税。码头工人凌二妹、李棠、吴循三人将情况报告工会,工会拒绝搬运。“仁生号”老板便勾结驻梧州的第七军第六旅的军官反诬工人勒收“行水”(过路费),无理逮捕凌二妹等三人,于9月2日横加杀害,制造了罪恶的“三工人血案”。事情发生后,谭寿林等领导梧州工人群众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们在大校场召开了有3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游行队伍经过梧州警备司令部门口时,愤怒的群众冲入屋内,面斥司令长官,要求惩办凶手,抚恤无辜死难家属。接着,梧州25个工会1万多工人又召开大会,向全国发出通电:“誓死为三工友申雪,即请政府于一星期内惩凶抚恤,并切实保障以后不再有此种枉杀工人之事件发生……否则全体牺牲亦所不惜。”这次斗争,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和香港工团等革命团体的全力支持,国民党中央也责成广西当局调查处理,驻梧州的第七军第六旅与“仁生号”被迫给三个工人家属发了抚恤金。这场斗争,显示党领导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

年10月中旬,梧州警备司令王应榆以宴请梧州各界为由,召集全市各团体负责人到警备司令部聚餐。席间,王应榆自称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是革命军人,表示全力支持国民革命,却又对革命群众运动进行攻击、污蔑和威胁。以《梧州民国日报》主任身份赴宴的谭寿林听后,立即站起来驳斥道:“请问司令先生,工人组织工会,农民组织农会,学生组织学生会,商界组织商会,他们各自建立自己的群众组织,开展正当的社会活动,都是为了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何罪之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中山先生亲自制定的,你既然是中山先生的信徒,却把先生的三大政策置于何地?”王应榆无言以对。

当时,梧州当局巧立名目,加收各种捐税,有所谓瓜菜落地税、粪溺捐等等,群众怨声四起,说是“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唯有屁无捐”。谭寿林和梧州党组织及时领导各界群众开展了抗捐运动,支持全市各群众团体召开群众大会。正在大会筹备的时候,秉承广西国民党右派旨意的王应榆和警察局长蒋芾于年12月19日突然派出大批荷枪实弹的军警包围了市党部、民国日报社、工联会等单位,非法逮捕了谭寿林和工联会委员长钟山等党团员骨干共五人,之后,又逮捕了一批工人和进步学生。谭寿林开始同被捕的工人、学生一起关在二中的课堂里,后来又把他们关进死牢,不准亲友探监,不准送棉衣棉被。面对反动分子的百般虐待,他们毫不屈服。后来,由于脱险的地委委员周济、甘立申到广州、武汉向国民党中央政府控告梧州反动派的罪行,梧州各革命团体也发表紧急联合宣言,并派代表到广州等地申告。在武汉国民政府的责成下,黄绍竑才被迫于年春将谭寿林等解往广州释放。谭寿林在抵达广州天字码头时,受到了中共广东区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04

谭寿林出狱后,由于身体有病,在广西的身份又已暴露,不能回广西工作,广东区委决定先让他在广州休养一段时间。年5月,中共广西地委成立,组织上便安排谭寿林在广州负责对广西地委的联络工作。

这时的广州,已是一片白色恐怖。反动派在这里进行了“清党”大屠杀。在险恶的环境中,谭寿林毫不畏惧,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他和陈勉恕、李省群等改名换姓,租借广州东山百子路前国民大学的旧房子,秘密设立中共广西地委驻广州办事处,坚持斗争。谭寿林很孝敬父母,此时在外地尤为思念平日最疼他的祖母。家人为他的安全操碎了心。一天,父亲从贵县来广州找他,想叫他回家隐蔽。他说服了父亲,没有回家。年端午节后,祖母病重来信催他回家。正在这时,组织上派他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他服从组织安排,开完会才赶回家。在家乡期间,他一面忙于为祖母请医治病,一面仍到处奔走,秘密组织农民群众开会,教唱《打倒国民党歌》,还编写革命歌谣鼓舞群众。在他创作的《土地革命山歌》中,发出了这样的革命呐喊:“革命成功在眼前,群众奋斗要争先,杀头当作风吹帽,坐监也要闯上天。”不久,谭寿林回到广州,中华全国总工会即委派他赴香港巡视工作。

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党组织通知谭寿林、陈勉恕回广州。谭寿林在起义指挥部肃反委员会工作。起义失败后,他从广州市郊绕道佛山、中山出香港到上海,化名谭树立。在广州、香港的这段时间,谭寿林在腥风血雨中为革命操劳,曾几次被敌人拘留、逮捕,因未暴露身份或组织营救而获释。

05

年以后,谭寿林在上海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先后担任了全国海员工会秘书长、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等重要领导职务,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骨干之一。

谭寿林曾经说过:“一生最快乐的事,不是肉的纵欲和酒的沉湎,只是战斗的工作。”这正是他身体力行的格言。

在十里洋场、花天酒地的上海,他一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随身只有一只旧藤夹,身上一套西服,天冷天热都穿着。有一次患肋膜炎,医院看病,也不告诉别人,直到一个月之后发高烧卧床不起,才找一个同乡医生看了一下,稍愈又照常工作。病后本来须要调养,但他仍然把自己每月的伙食费限制在3元以内,将生活费的一半节省下来,交给组织,或帮助困难的同志。他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他经常跑各个秘密工作点联络,听取汇报,布置任务,还到一些基层工会指导工作。他担任全总秘书长职务时,还兼任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的部分编辑工作。年,党在上海召开全国工会代表会议,谭寿林呕心沥血,日夜奔忙,为会议做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他的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在同志们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上海,谭寿林也很关心广西的革命事业。年2月初,黄日葵、谭寿林等组织广西在沪的共产党员召开了谈话会,总结和讨论党在广西的工作。2月7日,黄日葵、谭寿林等八位广西同志联名给党中央写了《广西的组织情况、工农革命运动及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向党中央汇报了广西党的工作,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他们的报告受到了党中央和南方局的重视。

在上海期间,谭寿林还撰写了许多革命文学作品,用曼殊、勉予等笔名在进步报刊上发表。他写的《狱中生活》一书,叙述了他在梧州的革命活动和被囚禁的经过,揭露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及其罪行,当时没有书店敢承印。之后,他又以谭勉予的笔名写了自传体中篇小说《俘虏的生还》,年由上海泰东书局印制发行。这部小说,描写了广州起义前后两广地区尖锐复杂的革命斗争和一批革命知识分子的遭遇,塑造了革命青年阿曼的感人形象。谭寿林通过小说主人公之口,抒发了自己的坦荡胸怀和斗争豪情:

“他的人生观是以战斗为快乐,为人生重大的责任。”

“一个人如果不是很勇敢地站上战线,便是一个怯懦的蠢材。”

“我的热情似火一般,终归是要放射出来的!我将要找到一杆手枪,拿着枪,轰我痛恨的人们。”“前进,向着光明前进!”“将我的生命献给我们的新时代。”

年12月,谭寿林和钱瑛在上海结婚。他俩在革命征途中相遇、相知、相爱,志同道合。婚后不到3个月,钱瑛即被组织上派往苏联学习。谭寿林积极支持钱瑛出国学习,叮嘱她要联系国内斗争的实际,注意研究中国问题。他们还商定,谭寿林要用约好的格式、办法,把国内的情况定期写信告诉钱瑛;钱瑛要集中精力学习,无要事不回信。他俩又选购了两支同样的笔,各自带在身边一支。谭寿林陆续给在国外的钱瑛写了多封信,这使钱瑛受到很大鼓舞。年春,钱瑛由苏联学习回国不久,调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谭寿林虽然有些不舍,但仍然支持钱瑛远行。钱瑛后来说,他俩结婚时间虽有3年多,但为了革命工作,天各一方,在一处“相处仅百余日”。他们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个人的生活更重要。

06

年4月22日,谭寿林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上海公安总局勾结帝国主义巡捕房逮捕。27日,上海公安总局侦缉队第一次审讯谭寿林。敌人先是欺骗利诱,继而施以毒刑,把他“反上吊”两个多小时,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的胸部和腹部,直至痛极昏死过去,才解下来。过了一个小时,他苏醒过来后,残暴的敌人仍然从他那里捞不到半句有“价值”的口供。第二次被提审时,谭寿林碰上了同一日被捕的另一位同志。此时,他最担心的是敌人用酷刑去对付难友时,难友顶不住。他们在候审室里被严密监视,他便先向难友投去深情的目光,然后乘敌人不注意,用他那受过酷刑、带着沉重铁镣的脚,艰难地在地上画了个“不”字。这就是告诉同志:在阶级敌人面前,要不怕、不屈、不变、不从……坚持革命气节。这位同志后来说,他就是从谭寿林这个“不”字中,得到了巨大的力量,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4月30日上午,敌人改用“坐老虎凳”来摧残谭寿林。谭寿林以钢铁般的意志,咬牙顶住重刑带来的痛苦,挫败了敌人的阴谋。敌人又把他拉到阴森可怕的土地庙内,妄图借助鬼神的力量来迫使他屈服。敌人威吓他:“在菩萨面前还敢不讲真话吗?”他答:“我在菩萨面前不讲假话!”在凶残的敌人面前,谭寿林实践了一个忠诚的共产党人的誓言:“残刑酷罚,苦了我的肉体,却不能伤害我的灵魂。枷锁重重,牢锁了我的肉体,却不能约束我的灵魂,我的灵魂是追随着我们鲜明的你,追随着旗帜。”

5月23日,谭寿林从上海被移解南京宪兵司令部。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反动派对这位坚贞的共产党员仍然无可奈何。

年5月30日,谭寿林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如今,在庄严肃穆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人们仰慕着“谭寿林”这个光辉的名字。在风光绮丽的故乡郁江边,人们传颂着烈士当年的英雄业绩。烈士的夫人和亲密战友钱瑛,用这样的诗句,表彰了烈士光辉的一生,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

“生还”何处寄萍踪,骤雨狂风肆逞凶。

几度铁窗坚壮志,千番苦战表精忠。

丹心贯日情如海,碧血“雨花”气若虹。

三十一年生死别,遗篇再读忆初逢。

年,董必武同志为重版的谭寿林烈士遗著《俘虏的生还》一书题诗:

热情如火吼如雷,俘虏生还气不隤。

恨病折磨难杀敌,回家探问亦招灾。

穗城喋血乌云堕,沪读逢春旧雨来。

两卷遗编容我读,怅然怀念惜英才。

这首诗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也是对烈士革命精神和英雄业绩的壮丽颂歌。

信息来源:贵港市委党史办图片来源:贵港市委党史办

编辑出品:贵港市委组织部市远程办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曝光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hg/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