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结核两个新标执行起

年11月9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结核病分类》等两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并指出新标准自年5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中内容的主要变化及你关心的相关问题整理如下,请查收。

1、新标准什么时间正式实施?

《结核病分类标准WS-》替代《结核病分类标准WS-》;《肺结核诊断标准WS-》替代《肺结核诊断标准WS-》。两个新标准将在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实施后“结核病分类”及“肺结核诊断”须按新标准的要求执行。

2、《结核病分类标准WS-》与“原分类标准”主要有什么变化?

新的分类标准按照结核病发病的进程分为三大类: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性结核病、非活动性结核。规范“感染者、非活动性结核”人群管理,预防感染者发病、降低非活动结核人群复发。规范非活动结核诊断依据,降低结核病过诊行为,节省医疗资源。

3、哪些人群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筛查的重点人群?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管理”相关指南及我国工作经验,推荐以下人群作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的重点对象:(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2)5岁以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3)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

4、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用什么方法筛查?

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目前全球认可的两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筛查方法。无免疫功能受损人群结核菌素试验局部硬结大于10mm以上,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视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

5、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如何判定?

用5TU(或2TU)结核菌素,72h(48h~96h)检查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者为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mm,<10mm为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mm,<15mm为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

6、新标准对“肺结核”如何界定?

新标准对“肺结核”范畴进行了新的界定,发生在肺组织、气管及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均属肺结核范畴。即:单纯肺组织的活动性肺结核、单纯气管及支气管部位的活动性结核、单纯结核性胸膜炎,均须按照肺结核对待,并按传染病管理执行相应的登记及疫情报告。

7、什么是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或咯血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儿童还可表现为发热,发育迟缓。极大多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结核可疑症状,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询问,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无结核病可疑症状的疑似肺结核或肺结核临床诊断病例,应鉴别除外非结核或非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

8、结核病病原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结核病病原学检查包括:分枝杆菌涂片显微镜检查、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查、分枝杆菌核酸检查。任意一项检查阳性,即为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查阳性,可做为结核病确诊的依据。

9、什么是肺结核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通常又叫菌阴肺结核。患者无病原学或病理学检查阳性的依据,通过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核病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性治疗等综合措施诊断的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病例(即临床诊断病例)因缺乏确诊依据,很易发生过诊及误诊。为提高诊断患者病原学检出阳性率,应重视病原学送检标本质量、充分利用新的病原学实验室诊断技术、必要时转诊患者或医院进一步检测。

10、什么是肺结核确诊病例?

肺结核诊断标准WS-将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符合以下两项条件之一患者为确诊病例:患者痰标本、胸水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查阳性;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组织内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病原)。

内容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控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zz/7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