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或缺血的经典心电图表现已为临床医师所熟知,但是有些细微的心电图表现也可以提示心肌梗死,但通常不包括在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如下面这份心电图,一起来看看!
30岁男性,因胸痛、恶心数小时于急诊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偶有吸烟。患者于早餐后开始出现胸痛,呈持续性压榨样、烧灼样刺痛,与劳力活动无关,排除肋膜炎性疼痛。心电图如图1所示。肌钙蛋白I(TnI)为0.1ng/ml,超过正常上限3倍(正常值为0.ng/ml),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标准(≤0.3ng/ml)。3周前,患者曾因类似疼痛于急诊就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当时心电图检查如图2所示,该心电图作为基础心电图进行对比。
图1入院时的心电图
图23周前的基础心电图
问题:该患者是否可诊断STEMI?解答:图1表现为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5mm~1.00mm,aVL导联ST段压低1.00mm。然而,基础心电图仅表现为III导联ST段略抬高。心电图窄QRS波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包括早期复极化、心包炎、心室室壁瘤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合并胸痛症状时,首先考虑ST段抬高是否与冠脉完全闭塞相关。《年ACC/AHASTEMI指南》将STEMI定义为:在J点测量出相邻2个胸前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1mm(V2~V3导联男性≥2mm,女性≥1.5mm)。该患者仅III导联ST段抬高>1mm,符合STEMI指南建议。其他下壁导联(II、aVF导联)ST抬高及aVL导联ST段压低考虑为心肌缺血。
患者入院后,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肝素及吗啡。入院4h后,复查TnI略有升高,约为0.14ng/ml。复查心电图未见动态演变,但胸痛症状仍持续存在。医疗小组尝试将患者转至最近的STEMI治疗中心,然而考虑不能确诊STEMI,转院被否定。超声心动图提示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后患者TnI持续升高,入院7h时TnI达0.5ng/ml,11h时增至1.8ng/ml。该患者最终在入急诊近12h后转至STEMI治疗中心,行肺血管CTA未发现肺血管栓塞。TnI升至20ng/ml时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近段完全堵塞,远段形成侧支循环。后对该罪犯血管成功行介入治疗。
目前,ACC/AHASTEMI管理指南未明确推荐,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1mm时仍然可能提示急性冠脉完全闭塞。“Semi-STEMI”一词最初是由Rokos等人在年对HORIZONS-AMI数据库进行亚组分析时提出,是指任何不符合传统STEMI诊断标准但仍有急性冠脉闭塞的心电图表现的一类情况。“semi-STEMI”定义为ST段抬高0.7mm~0.9mm。HORIZONS-AMI研究纳入的人群中,约5%的患者符合“semi-STEMI”的心电图诊断。该类型患者的罪犯血管通常为右冠,在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约60%~88%出现对应性导联ST段压低>1mm。年一项研究(N=)也证实了上述结果,该研究发现在一项急性冠脉闭塞(定义为TIMI血流分级0或1)发生率为86%的队列中,“subtle”ST段抬高(ST抬高0.1mm~1.00mm)发生率约18.3%。此外,66%的“subtle”STEMI涉及下壁,并且75%的下壁“subtle”STEMI对应性导联的ST段显著压低(0.5mm)。有研究人员认为在侧壁导联中对应性导联ST段压低是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重要敏感指标,尤其是aVL导联。这可能是因为aVL导联矢量方向朝向左室上侧壁或高侧壁,是唯一一个与下壁矢量方向相反的导联。由于ST段抬高与QRS波振幅成正比,因此低电压可能会掩盖ST段偏离的程度,这可能能够解释非典型ST段抬高的出现。Tan等人发现心电图低电压与ST段偏离≥0.5mm的检出率降低有关,但未降低ST段偏离≥1mm的检出率。通过心电图准确诊断STEMI是进行冠脉再灌注治疗的关键步骤,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存在挑战性。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意识到,心电图未表现典型ST段抬高时仍可能会发生急性冠脉闭塞,尤其在下壁导联中。
1.约5%的急性冠脉闭塞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未达到指南的诊断标准,即相邻2个胸前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1mm(V2~V3导联男性≥2mm,女性≥1.5mm)。2.“Semi”STEMI定义为ST段抬高仅0.7mm~0.9mm,但仍与急性冠脉完全闭塞有关。3.在出现ST段抬高时,对应性ST段压低与急性心肌梗死高度相关,因此每份心电图都应该分析对应性导联ST段压低情况。4.目前在非典型ST段抬高中,右冠是最常见的受累血管,在这种情况下,aVL导联ST段压低有助于诊断。
来源:MargaretWei.NondiagnosticSTElevationsWithChestPain:TheSubtleSTEMI.JAMAInternMed.;(4):-.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刘倩┆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