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们10多位藤县籍的本土作家从县城东山脚下的绣江河口出发乘船前往禤洲,去探寻它倜傥豪迈的英雄本色、採撷它旖旎迷人的流金岁月。
一东山位于浔江与北流河的交汇处,是深刻烙印着古藤州厚重历史文化记忆的一张名片,有“东坡亭”、“浮金亭”等胜迹,古时还有广法寺、卫国公寺、慈圣寺、文昌阁等,为藤州八景之一,上午9时我们相约来到这里乘船出发前往禤洲岛。冬日暖阳透过东山脚傍东坡亭里硕大林荫的缝隙照射到船上,显得温暖而祥和。
藤县县城与禤洲岛相隔约10公里,航程需30分钟。一位70多岁貌不惊人的汉子匆匆赶来,他最后一个上了船。
“这是‘化龙将军府’的‘府主’,石化龙将军的小儿子石嘉鸿先生!”作为禤洲本地人的洪铭介绍说。
“噢!”大家不约而同地噢了一声,对石化龙将军的这位后人充满了敬意。
由于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去禤洲岛,话题自然而然从禤洲聊了起来。
翻开字典,“禤”字只有一种解释,姓氏!但现在整个禤洲岛并没有姓禤的人家就是整个藤县姓禤的人也并不多。禤洲岛因何而得名?石嘉鸿说,据岛上人流传说是宋朝时藤县“三元及第”的状元冯京高中状元后成为朝庭命官,到宋朝落败时蒙古人兴起,冯京的部分后人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便逃回了家乡这个位于江中荒无人烟的无名小岛,并隐姓埋名改姓为“禤”,于是这岛便叫禤洲岛。
如今的禤洲是一座美丽的小岛。“上苍垂爱南粤地,遗下浔江一明珠。”据说当年大唐盛世的一代诗仙李白游览禤洲岛时惊叹于此岛的美丽脱口而出留下了这华美的诗句。
太阳垂直照射在地球表面最北的界线叫北回归线,这是地理标识中一条重要的纬度线,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大致被其居中穿过,而禤洲岛恰好正处在这一条线上,因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岛上茂林修竹,瓜果遍地,荔枝、龙眼、石榴、黄皮、橙子等遍布全岛,是藤县和梧州市著名的后花园和菜蓝子。西红柿、黑皮冬瓜等时令无公害蔬菜源源不断供往梧州、藤县等地,尤其是黑皮冬瓜最为引人注目,在一片片呈队列式分布的黑皮冬瓜种植大棚内,一个个黑黝黝、胖嘟嘟的黑皮冬瓜整齐地排列着,恢雄而壮观,仅黑皮冬瓜一项全岛的年产量便超过万市斤。
机船行驶在浔江上,太阳照射着宽阔的江面泛起一道道粼粼的波光,回首藤县西江大桥,只见一桥飞架渐去渐远,禤洲就要到了。
船停靠在禤洲头的码头上,据说这码头原是当年由石化龙将军出资修建的石码头,在年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又进行了重修,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宽阔的水泥码头。一级级的水泥台阶缓缓地伸入水中,碧水荡漾,绿树倒影其中,七、八个岛上的农家妇女正依在亲水的码头台阶上搓洗衣裳,不时传出朗朗的笑声,两条鹅黄色的小狗休闲地憩坐在码头的台阶上,禤洲在我们一接触之际便感受了一种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感,令我们耳目一新。禤洲岛确实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竟然生长着广西最大的一棵木棉树,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赞叹。木棉树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木棉科落叶乔木,多见于我国以及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等地。禤洲岛上生长着众多的木棉树,其中最大的一棵就在禤洲的洲头,上了岛我们便直奔木棉树而去。木棉树又叫英雄树,传说古时候在海南岛的五指山上有一位黎族英雄叫吉贝,他带领黎族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屡立战功,深得黎族人民的爱戴,后来因为叛徒的出卖而被敌人围困在了大山上,身中数箭仍屹立山巅不倒,后来他的身躯化为木棉树,箭翎变为树枝,鲜血化成鲜红的花朵,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木棉树尊称为英雄树。木棉树还是一种吉祥的圣树,我国关于木棉树最早的记载为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木棉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这是木棉树造福于岭南的见证。我们来到木棉树下,只见木棉树上钉着一块落款为“藤县人民政府”的牌子,牌上写着“木棉科木棉树和保护古树,人人有责。”的字样,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对保护这棵古树是何等的重视。木棉树高耸挺拔,直插云天,足足有二、三丈高,要五、六个人才能将其合抱,据分析树龄应在一千年以上,难怪要说是全广西现存发现最大的一棵木棉树了。石嘉鸿告诉我们这木棉树在禤洲有着特别的意义,说禤洲岛就象是在浩浩大江上的一艘航船,而这棵木棉树便是桅杆,它是禤洲的象征,它千百年来以挺拔向上的英雄气慨在守护着禤洲、砥励着禤洲人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品格,在时代的行进中永不落伍。每年的元宵节一过,木棉树便次第开花,一朵朵硕大的红花迎风绽放,恰似一树燃烧的火焰。我们凝望着这棵粗壮挺拔的木棉树,不禁想起了舒婷《致橡树》中著名的诗句:“我必须是你近傍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舒婷在诗中明写橡树实为木棉,她没有去描绘木棉外貌的秀丽挺拔,却通过一连串精妙的喻象从各个侧面反衬出木棉的品格、特征、信念和抱负,以理想之光反照爱情的形象,展示了木棉丰满的个性,充满了对木棉的崇高礼赞。木棉树,英雄的树、爱情的树,它雄壮魁梧,枝干挺拔,在隆冬过后落尽残叶,却以火一般的灿烂燃烧枝头,代表着坚贞的品质,无畏的情怀和勇敢的牺牲精神,尽显英雄本色。
在禤洲这一方绿水盈盈的岛上生长着这样的一棵木棉树,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因缘巧合,还是这方水土本身就有着一种蕴含内涵的英雄气所使然的呢?
二离开了禤洲头的木棉树,我们在石嘉鸿先生的引领下走过岛上的阡陌小巷前往石化龙将军的故居,去瞻仰曾经诞生了将军的宅第圣土。石嘉鸿说,将军病逝那年他约莫6、7岁,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回忆起那时那景,我们分明看到这位70多岁的汉子眼眶里蕴含着的泪花。石嘉鸿由于迁往了县城居住平时也很少回老家了,现在整座房屋委托给岛上的一位堂侄在照料。
石化龙故居占地面积平方米,是一座一进三开间,砖墙承檩、平脊,砖瓦木结构的二层建筑,为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的小楼房,房屋典雅别致、简朴庄重,一如将军的为人那样沉稳低调。正门的门楼上镌刻着“化龙将军府”五个大字,门口立有“藤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在一、二楼正门的方柱上刻着石化龙亲笔手书的的两幅门联,分别为:“顾我藐躬费几许经营始克落成湫隘室;勉尔小子须万分发奋务期达到专门家。”和“枥伏旷观雄心未老;蜗居小筑容膝易安。”对联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石化龙将军的人生信仰以及对家属后辈的严格要求。
石化龙(年—年),号云飞,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五战区兵站总监部总监,为国民党陆军中将。石化龙年9月13日出生于禤洲,年进入梧州中学读书,受革命党人胡汉民等影响追求进步。年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校,与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等相处友善。年参加北伐战争,任直属团团长,率军转战湖南、湖北一带,曾亲历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屡立战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在民族生死亡存的紧急关头总有英雄辈出,从而使中华民族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石化龙就是这万千英雄人物的其中之一。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的台儿庄战役,又叫鲁南会战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日本侵略军在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其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徐州以北的保卫战原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但韩不战而退拱手将济南、泰安等地让给日军,让中国军队失去了黄河天险,使日军得以沿津浦铁路正面长驱直入,最终成为抗战开始以来第一个被处决的高级将领。台儿庄作为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从此注定了中日两国军队在这里要展开一场殊死的撕杀。台儿庄战役从年3月16日开始到4月15日结束,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约29万人,日军以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为主力在板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的指挥下投入约5万人,坦克80多辆、各种火力重炮多门在大批飞机的空中支援下展开激战,战役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及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关麟征、池峰城等指挥,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明显落后于敌军的劣势面前,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死撕杀,最终以伤亡5万多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万多人,取得了胜利。台儿庄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后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也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场的看法。石化龙作为第五战区兵站的中将总监,在徐州会战中,他劳心殚力积极配合前方,亲自组织、指挥、运送多万兵力及战备人员参与会战,还从全国各地征集大批的粮饷、枪枝弹药、医疗器械、药品以及各种军事物资,昼夜不绝地供往前线,及时保证了战斗的需要,使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受到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高度称赞,并亲自给他授予了“抗日英雄奖章”。由于石化龙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他曾先后获得“海陆空军甲种一等奖章”、“抗日英雄奖章”、“云麾勋章”和“忠勤勋章”等四枚奖章,在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为纪念石化龙将军的功绩,石化龙将军的儿子石嘉鸿又荣获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题写章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石化龙因此成为被国、共两党均授予奖章的一位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石化龙不但心系国家存亡,而且十分关心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先后在禤洲捐资筹办设立了“禤洲小学”、接办了夏威在梧州创立的“平旦中学”(后改名为复兴中学),并于年日本飞机轰炸华南、威协梧州安全时,将“复兴中学”迁到禤洲继续办学,吸引了沿江附近苍梧、平南、贵县(现贵港)、武宣等地的学生前来就读,学生最多时达多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才。同时石化龙还十分重视民生,他捐资建造禤洲石码头,投资购置“中兴”号、“利行”号(后改为“新藤州”)客船,从印度尼西亚引种良种甘蔗、从柳州等地引进柑、橙、柚等优良品种免费送给群众种植,在禤洲岛置办小型糖厂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石化龙在纷繁的军旅生涯中不忘实业救国的思想。
年冬,石化龙在从南京前往郑州公务途中忽遇大雪,冷热交作受寒感冒而昏迷数日,医院治疗经检验属患肋膜炎兼糖尿病。年9月底,石化龙医院,12医院治疗,认定患肺结核穿孔,施行手术后却不料病情更加加重,年11月1日石化龙在梧州因病溘然逝去,终年61岁。
一代将星陨落,碧水呜咽,禤洲岛上树林潇索,高大的木棉树一夜之间满地落英。
三禤洲有一支饮誉全球的农民狮队,这支狮队叫做“藤县禤洲武术醒狮团”,是由一批禤洲岛上地地道道的农民组合而成的舞狮队,这支狮队不仅获得了“东方狮王”、“世界狮王”的美誉,而且邓彬光、邓植伦叔侄在年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的栏目,在参差不齐如碗口般粗的高桩上将狮子喜、怒、醉、乐、猛、惊、疑、醒等种种萌萌神态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全国亿万观众为之倾倒。“我是广西藤县人!”舞狮运动员邓彬光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时说的那句话至今还人们的耳边回响,让多万的藤县人豪情满怀。
邓静安、邓彬光是这一群人中最出色的代表,他们自幼在禤洲这块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土地上练习舞狮,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跌到和爬起,终于在年7月举行的“马来西亚第六届云顶杯世界狮王争霸赛”上一举成名,与东道主一起双双摘取了第一名的桂冠,成为“东方狮王”。从农民狮队成长成为世界狮王,这不能不说是禤洲岛的传奇,这仿佛是一种偶然,却实实在在地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在禤洲舞狮技艺有着多年的传统基因。
邓彬光说,由于生活在岛上,小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其它的娱乐活动,由岛上邓明华教练创办的农民狮队让他从中找到了最初的“乐趣”,并从最初的“乐趣”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转化成了他对舞狮技艺作为事业的毕生追求,最终走上了狮王之路,可以说不同凡响的舞狮技艺成就了邓彬光光辉的人生。
我们走在“藤县舞狮技艺培训基地”的路上,远远便听到了孩子们练习舞狮的锣鼓响声。当我们走进培训基地的时候,现年73岁,精神矍铄、头上扎着一个小辫子的创始人邓明华早已守候在那儿,一群6、7岁的小孩子正在娴熟地敲锣打鼓、舞动狮头,两位教练则在一傍不停地指点。
“东方狮王要从娃娃抓起,舞狮技艺要靠娃娃传承!”说起狮王成长的历史,已成为“藤县舞狮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邓明华滔滔不绝。他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世界狮王”是靠禤洲岛的农民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艰辛磨砺出来的。“藤县禤洲武术醒狮团”于年成立,当时第一批的学员都是7到10多岁的学生,条件十分简陋。没有梅花桩,乡亲们就从山里砍来木头埋在泥里摆成“十八罗汉阵”;没有气垫,就从自己的责任制田里抱来稻草铺在木桩下;没有压脚的地方和设备,孩子们就在墙边排成一排练;没钱买狮头,大家平时就从家里拿箩筐来训练,孩子们每天早上5点多钟便起来跑步,为了锻炼体能,每人手里还拿着两块砖头。与此同时,为了模仿到狮子的神态,邓明华还专门养了几只猫让学员们从猫的各种形态中去揣摩狮子的喜、怒、哀、乐,将武术的动作和舞蹈的形式创新到传统的舞狮技艺中去,形成了禤洲狮队与传统舞狮迥然不同的独特风格,终于经过几年的不断磨砺,登上了“东方狮王”和“世界狮王”的宝座。
在训练基地里,各种奖杯琳琅满目。自年以来,禤洲狮队共获得了金奖、银奖等各种奖项90多个,禤洲狮队也成为了国家的A级狮队,经常代表国家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共培养了国际级裁判员8人、国家级裁判员6人,有学员多人,高桩运动员多人,武术运动员80多人,禤洲狮队总训练基地还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地设立了分会。在《出彩中国人》的精彩表演之后,禤洲狮队的邓宇文、祝阳明、邓植伦、江龙潘四人再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在年正月初十的《开门大吉》栏目中再次将他们靓丽的风采呈现给了全国人民。
江中有岛叫禤洲。就是这个禤洲岛,它在一江碧水中让我们在时光的漫浸里感受了生活的真善美好,在时代的行进中让我们感悟了一种自豪的奋发力量,在精神的历史家园里宠辱不惊地散发着如木棉花开般的芬芳,留香岁月。
图文:蒙土金
编辑:中共藤县委员会宣传部
今日藤县诚做藤县贴心人传递藤县正能量倡导文明新风尚投稿邮箱:jrtxgzh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