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之后,寒凉伤人养生牢记ldquo

女性进入更年期,会有哪些变化?

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忘记你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点击收看精彩节目

课题: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主讲专家:何平

主任中医师、教授。擅长于胸部疾病:慢支、肺气肿、慢阻肺、肺结核、胸膜炎、肺部肿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各种病毒性肝炎、药肝、脂肪肝、胆襄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腹水、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等疾病的诊治。

了解更多知识

精选问题1:《生活中如何预防流行病毒?》

精选问题2:《常见的养生误区有哪些?》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从秋分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冷,开始逐渐步入深秋寒冬季节。不同于刚立秋时那种暑气未退,秋分之后,昼夜温差越拉越大。

秋分过后,重点防好六大疾病01呼吸系统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若下雨的话,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另一方面,秋季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

02过敏性鼻炎

冷空气一来,很多人最突出的感觉是鼻子不舒服。气温骤降不但会使急性鼻炎患者增加,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患者要是没有做好保暖措施,也容易在此期间病情加重。

鼻黏膜下布满血管,能使鼻子起到过滤、调温以及湿润的重要作用,秋冬季节冷空气来袭,会对鼻黏膜造成刺激,鼻腔发痒、喷嚏不断,感冒风寒接踵而来。

03肠胃炎等疾病

天气渐渐凉爽,食欲会有所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加上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可能诱发肠胃炎等,导致腹泻。

同时,此时节也是肠道传染病全年发病的第二个高峰期。所以,秋冬季要防脾胃受寒,不可赤膊贪凉。

04心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

季节更替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因为,夏天吃的药和秋冬吃的药量和药效都有所不同。夏天热,血管扩张,可能剂量较小;而秋冬天气转冷,血管收缩,则需要增加剂量或根据病情换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05皮肤干燥脱皮

秋天来了,老人皮肤更容易显得干瘪、干燥、脱皮,尤其在脱衣时产生一种“万里雪飘”的感觉。老年人皮肤干燥、瘙痒常发于天气干燥的秋冬两季。人体在衰老之后,身上的新陈代谢会明显减弱,而且老年人的皮肤比年轻人更为薄弱,皮肤的胶原蛋白流失严重,保水功能和分泌油脂的功能下降了。皮肤缺水后还会引起局部收紧,瘙痒,接着就是抓痕。

06情绪方面疾病

受气温和光照减少影响,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如悲秋,秋愁。所以,秋季养生要着重注意不要大喜大悲,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最好的方式就是爬山登山,登高处望望远方,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秋分过后,养生牢记“六个一”01一碗山药百合银耳汤——健脾润燥

山药性温,有健脾滋阴,健脾胃阳气,加强脾的运化的功能,同时有润肺的作用。银耳性寒,润肺健脾,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作用。百合,润肺堪有民间燕窝之称。三者均为药食同源之品。寒温搭配饮用,既健脾又润肺,让肺阴能够真正得以润化。

方法:把山药50克,银耳20克,百合20克放在热水里,煮30分钟就可以了。

02一杯六汁饮——缓解燥咳

过了秋分,空气干燥,秋风更凉,易出现咳嗽,嗓子干痒等症状。若皮肤干燥、阴虚燥咳,可以榨点“六汁饮”喝。

方法:取雪梨1个(去核),鲜藕、荸荠、白萝卜、甘蔗、鲜百合各30克,榨汁后混匀食用,每次喝30毫升,每天2~3次。但是如果是受凉咳嗽,应多吃山药、冬枣、莲子等食物。

03一盆泡脚水——防寒暖身

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此外,也可以按需给泡脚加点料。

04一件贴身背心——护腰暖腹

对于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宫寒的女性来说,秋分后不妨贴身穿一件背心,出门的时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马甲,护住腰腹部。每晚睡前还可以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次,揉脏腑则气血经络皆动,脏调腑通诸病消。

05一次按摩——养生防病

秋季也可以做一些自我推拿,起到养生防病作用。结合秋分节气特点,我们选择合适的穴位,比如:

太渊腕:横纹外侧边缘,拇指指腹轻轻地揉,2分钟,补肺阴。

神阙穴:肚脐部位,手掌放置于肚脐周围,做画弧动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手掌不能离开肚脐部位,腹部有一种温热感,可温补脾阳。

健鼻功:秋季也可练练健鼻功,即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可加强鼻子的耐寒能力。

06一碗枣仁粥——调整睡眠

随着秋燥愈加明显,加上万物的萧肃凋零,人就容易出现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所以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调整睡眠,推荐一个好睡安眠方。

方法:用捣碎的酸枣仁和小米一起熬成粥,或者直接把酸枣仁用搅拌机打成粉,睡前用开水冲服。喜欢吃甜食的话,还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有宁心安神、养肝的作用,专治心脾两虚、肝火旺盛、阴血不足导致的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等症,被称为“安神助眠果”。睡前喝上一碗,连着喝上一段时间,就能帮您找回丢失的好睡眠。

精彩内容回顾精选内容:《今日秋分,阴阳相半人易病,学点养生技巧》

大家如有任何疑问,

欢迎在推文或直播室下方留言,

主任直播时会尽可能地回答大家的问题。

专家推荐Experts

朱冲林

副主任医师,医院医务科及预防保健科主任等职,从事临床及行政管理工作三十余年,具有肾内科诊治、传染病、及危重病人抢救的丰富经验,年荣获中国红十字总会会员之星荣誉称号等殊荣。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xc/7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