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是近两年的热门词汇,可在抗击新冠取得重大成功之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除了新冠,还有危害人类健康历史最久远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
世卫组织规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天是第26个防结核病日,其活动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结核病早期常见症状得了肺结核,除了肺部受损害外,还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患者常感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消瘦、夜间盗汗、午后发热、两面颊潮红等。有的小孩还会出现性格改变,易哭闹、发脾气;一些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道症状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轻度咳嗽、吐痰或痰中带血;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甚至胸痛。有的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因此常被按感冒治疗而延误就诊。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做必要的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透视、拍X光片),痰涂片查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抽血查血沉等,以便尽早确诊。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胸部透视简便易行。
结核杆菌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笑、谈话和唱歌时,可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从呼吸道播散至空气中,并可停留数小时,若被他人吸入则可引起感染。
其他途径,如饮用带菌牛奶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孕妇经胎盘引起母婴间传播、经皮肤伤口感染和上呼吸道直接接种传播等,现均罕见。
结核病易感人群建议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应该定期检查:
(1)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
(2)HIV患者,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矽肺及胃切除等手术后的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3)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患者,尤其是儿童。
(4)长期低热或有结核过敏表现的人,如关节痛、血沉快、抗风湿治疗效果不好,或患有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者.
(5)经常接触粉尘者。
(6)久治不愈的感冒、咳嗽、持续发热,以及肺部有阴影者,经正规抗炎治疗两周,仍不见好转时,应想到有患结核病的可能,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健康人也要每1~2年做一次胸部透视检查。
结核病治疗常见误区误区一:结核病不治疗也能自愈
有些人感染结核杆菌后,不出现症状,结核杆菌在其体内长期存在,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健全,就终生不发病。但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杆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结核病症状,此时必须治疗。特别是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全身播散,导致结合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
误区二:症状好转后就可以减药或停药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短时间用药后虽然能缓解,甚至病灶消失,但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并没有被完全杀灭,患者一旦擅自减药或停药,未被杀灭的结核杆菌可再次大量繁殖,导致结核病复发。大量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表明,用药不规则或不完成疗程是治疗结核病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坚持全疗程、不间断地规律用药,最大限度地杜绝结核病复发。
误区三:结核病一旦复发,只需服用上次治疗用药即可
有的人结核病复发了,就到药店买点以前用过的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经过治疗,患者体内存在的结核杆菌可能对所用过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再服用前一次的用药,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复发的患者应该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医生根据身体检查及药敏结果,并经过综合分析后,会为患者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误区四:在服用抗结核药治疗后,出现副作用立即停药或换药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症状,这时应向医生寻求帮助,而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医生会帮助患者判断这些不良反应是否是抗结核病药的副作用。如果是药物的副作用,判断相关指标是否达到停药标准。不够停药标准的只需对症处理即可。如出现轻微肝功能损害的,可加用保肝药。如果经过上述对症处理后,副作用仍继续加重或已达到停药标准的,才能停药或换药。
结核病治疗“十字”原则
1.早期
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机体组织的不可逆破坏。肺结核病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同时结核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繁殖旺盛的结核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有利于病变吸收消散,而不留痕迹。
2.联合
无论原发还是继发患者,都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既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联合药物要求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既有适合酸性环境的杀菌药,又有适合碱性环境的杀菌药。这样用药才能取得最佳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治疗费用。
3.适量
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肾等重要脏器可产生毒副作用;如果剂量不足,血液药物浓度过低,达不到抑菌、杀菌的目的,还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采用适当的剂量。
4.规律
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规律用药。结核杆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的顽固细菌。如果用药不规律,症状一缓解就停用,将引起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使治疗失败,并造成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因此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规律用药。
5.全程
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评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的时间:一个疗程3个月,全疗程1年或1年半;短程化疗不少于6个月。
编辑:贺圣越
校审:于鑫淼
责编:周文杰
郭子宁
统筹:李松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