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呼吸是什么?检查有什么用?呼吸是指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是借助于膈肌和肋间肌,使胸廓扩大和缩小,从而带动肺的扩张和收缩来完成的。健康人在安静休息的状态下呼吸稳定有节奏,呼吸的节奏可以受个人的意识来支配。通过呼吸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呼吸检查主要看什么?呼吸主要是看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检查呼吸有什么方式?有什么要求?检查呼吸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听诊或是触诊的方式来进行。要求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是仰卧位,脱去上衣,使腰部以上的胸部充分显露出来。室内的环境要舒适温暖、有良好的光线。
儿童怎么检查呼吸?婴幼儿的呼吸受到孩子的状态和活动的影响,建议在孩子睡着或是休息时进行其呼吸的检查,检查时最好完整计数60秒。可以通过听诊、触诊或是直接观察的方法检查。观察孩子的腹部和胸壁的起伏活动情况要比听诊更好一些,因为听诊可能会刺激孩子,导致孩子的呼吸不真实的增快。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逐渐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出现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这种呼吸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压增高)、某些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
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常在临终前出现;
抑制性呼吸,多因为胸部疼痛所致的呼吸突然受到抑制,患者表情痛苦,呼吸浅而快,常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胸部严重外伤;
叹气样呼吸,表现为一段正常呼吸节律中出现一次深大的呼吸,常伴有叹息声,常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抑郁症。
呼吸运动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腹部活动幅度较大,称之为腹式呼吸,正常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
呼吸运动以肋间肌运动为主,胸廓活动幅度较大,称之为胸式呼吸,正常女性的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
呼吸运动,主要有赖于膈肌和肋间肌的运动来完成。
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安静休息的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呼吸与脉搏的比值为1:4;新生儿的呼吸频率约44次/分,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呼吸频率会逐渐减慢接近成人标准。
呼吸节律,正常人安静休息的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均匀和整齐的,如果出现疾病,呼吸节律会出现变化。常见的节律变化有:
适应证
什么情况需要检查呼吸?呼吸检查是最基本的身体检查,对于健康状态的评估,以及提示某些疾病有意义。呼吸的异常是发现疾病的线索,以便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急性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帮助尽快发现疾病、尽早治疗疾病。
如潮式呼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某些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
间停呼吸提示病情危重可能处于临终前状态;
抑制性呼吸提示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胸部严重外伤;
叹气样呼吸提示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抑郁症。
如果出现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提示可能存在肺或胸膜疾病(肺炎、重症肺结核、胸膜炎等)、胸壁疾病(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
如果出现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提示存在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里有巨大的肿瘤及妊娠晚期时;
如果呼吸运动费力、呼吸困难,提示存在呼吸道的阻塞;
如果出现呼吸过速,提示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衰等;
如果出现呼吸过缓,提示颅内压增高、麻醉镇静药物过量等;
如果出现呼吸节律异常:
禁忌证
哪些情况下不能或不合适检查呼吸?呼吸的检查无禁忌证,可适用于所有人群。
注意事项
检查呼吸前要做什么准备吗?检查呼吸时,室内的环境要求舒适温暖、有良好的光线,被检查者处于平静休息的状态,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是仰卧位,脱去上衣,使腰部以上的胸部充分显露出来。
检查呼吸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运动和情绪会对呼吸有影响,因此要求被检查者处于平静、休息、放松的状态;检查环境需要温暖舒适,如果温度寒冷,会诱发肌肉震颤影响检查;检查时光线要良好,以便于观察。
并发症
检查呼吸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检查呼吸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结果解读
什么是异常的呼吸吗?呼吸慢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危险?如果呼吸频率每分钟不足12次,被认为是呼吸过缓,也就是呼吸慢,见于脑压增高、麻醉镇静药物过量等。出现呼吸慢需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查找原因,尽快祛除原因,否则存在危险。
呼吸快怎么办?有没有危险?如果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20次,被认为是呼吸过速,也就是呼吸快,如果呼吸快不是疾病所引起的,如因为运动、紧张、激动所致,平静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一般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与疾病先关,比如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衰等,需要积极治疗,否则会有一定的危险。
呼吸不规则需要治疗吗?呼吸不规则多数都是由于疾病所导致的,需要及时针对于导致呼吸不规则的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
呼吸困难是什么情况?如果呼吸道发生阻塞,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多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慢阻肺,部分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需要紧急给予处理。
什么是呼吸窘迫?呼吸窘迫是指各种肺的或不是肺的疾病,导致了肺损伤,使得肺容积减小、活动度下降、气体交换出现障碍,而出现的呼吸窘迫、顽固的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肺部拍片表现为双肺渗出性病变。
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诱发呼吸窘迫的疾病,氧疗,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呼吸机的治疗等。治疗效果与诱发的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老年人治疗效果和预后比较差。
如出现呼吸变浅,见于呼吸机麻痹、肠胀气、腹水、肥胖、肺部病变(肺炎、胸膜炎、胸水、气胸);
如出现呼吸变深,见于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
如出现潮式呼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压增高)、某些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
如出现间停呼吸,见于临终前状态;如出现抑制性呼吸,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胸部严重外伤;
如出现叹气样呼吸,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抑郁症。
正常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正常女性的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
如出现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见于肺或胸膜疾病(肺炎、重症肺结核、胸膜炎等)、胸壁疾病(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
如出现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里有巨大的肿瘤及妊娠晚期时;
如果呼吸道的阻塞,气流不能顺利进出肺,还可以表现为呼吸运动费力、呼吸困难,提示呼吸道的阻塞,如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慢阻肺。
如出现肺或胸膜疾病(肺炎、重症肺结核、胸膜炎等)、胸壁疾病(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
如出现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里有巨大的肿瘤及妊娠晚期时,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正常成人安静休息的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呼吸与脉搏的比值为1:4;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平均约44次/分,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呼吸频率会逐渐减慢接近成人标准。
如果成人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20次,被认为是呼吸过速,见于发热(一般体温升高1摄氏度,呼吸每分钟大约增加4次)、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衰等。
如果呼吸频率每分钟不足12次,被认为是呼吸过缓,见于脑压增高、麻醉镇静药物过量等。
儿童呼吸频率增快标准:平静时观察1分钟:
小于2月龄≥60次/分;
2月龄~1岁≥50次/分;
1岁~5岁≥40次/分;
5岁以上≥30次/分。
呼吸频率
呼吸运动
呼吸节律
呼吸幅度
更多信息
慢阻肺的患者如何锻炼自己的呼吸功能?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流进入肺持续性受到阻碍和限制的肺部疾病。
主要表现为胸闷、喘息、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增加活动耐量。
常用的方法有:
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
闭嘴经鼻吸气(吸气时间2~3秒),经嘴(呈吹口哨样)呼气,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同时收紧腹部;
吹气球法,先深吸一口气,对着气球口慢慢吹,直至吹不动为止;
呼吸训练器,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购买呼吸训练器,按照器械说明,设置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参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