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5日,梁思礼(右)在梁启超纪念馆陈列的自己儿时的照片前留念。新华网资料图
14日,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京逝世,享年91岁。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
梁思礼:梦想与火箭齐飞
曾来武汉讲“飞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5名中国航天员合影。
年10月27日晚,梁思礼院士自北京飞抵武汉,他应中国宇航学会邀请,参加设在三江航天集团一中的中华青少年航天科普网湖北活动站挂牌仪式。挂牌仪式上,梁思礼教授做了一场生动的航天科普报告。
梁院士在演讲时兴奋地声称,我国正在启动嫦娥工程,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只要3-4年。
自孝感返回武汉后的梁院士接受了武汉媒体的专访。他对记者透露说,上世纪60年代时,我国在发射导弹时,曾经历过一次失败。“当时,我离导弹发射场仅1-2公里,眼看着导弹掉下来,很危险”。他还回忆了一次风险较大的“两弹结合”试验:“当时我作为科研人员,撤离了现场。最后现场留下了少数人,假如出现事故,这些人肯定会牺牲。当时他们置生死于度外,都交了遗瞩和最后一次党费。结果发射成功了。”
梁院士对记者说:“曾有几十年时间,连我的母亲、我的哥哥以及其他亲戚,都不知我在哪里,在干什么。和我一起在国外留学的朋友说:‘梁思礼回国后从地球上消失了。’由于我和同事们做的事要保密,所以我们只能默默工作,不能发表论文,更不能宣传。”
梁启超的遗传,一个留在脸上一个种在心里梁思礼(左)与父亲梁启超(右)极为神似,以至于周恩来初见梁思礼时,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梁思礼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被叫做“老白鼻”,这是父亲梁启超对他的昵称。风趣的父亲将英语Baby(宝贝)一词汉化,变成属于梁思礼特有的甜蜜。
有人曾经问梁思礼,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说:“爱国。”
“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爱国救国”几乎是梁家九子女的胎记。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里就是饮冰室,梁启超伏案奋笔之所。他在这里写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回忆中,梁思礼眯起了眼睛:“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属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年,梁思宁、梁思懿、梁思礼、梁思达(左起)在天津“饮冰室”前。
年,梁思礼赴美国深造。为了省钱,他曾裹着大衣在零下40度的储物室挨了一夜,险些冻死,也曾在罐头厂靠着冷冻豌豆过了一个暑假。尽管条件艰苦,但仍没有磨灭他心中“工业救国”之梦。为了能够转入“工程师摇篮”的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他放弃了嘉尔顿学院的优厚的奖学金,改领每月微薄的盟国津贴。年夏天,他拿到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著名无线电公司RAC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千金马、五花裘”无法稀释他的赤子热血,他选择了回国。
此时,他的同窗兼好友林桦,与他分道扬镳,留在美国。曾经朝夕相处的两人,人生的境遇由此画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抛物线。
几十年后,林桦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了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林桦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梁思礼住在普通的单元房里,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
有人问他对此有什么想法,梁思礼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
多次失败,奠定了东风、长征的成功年11月,梁思礼与妻子麦秀琼结婚照。
年,“东风一号”仿制成功后,聂荣臻要求五院转入导弹的自行设计和研制,“仿制只是爬楼梯的第一阶”。临危受命的梁思礼将那份“天娇谈笑凯歌还”的松弛,重新裹进了还沾着戈壁风沙的军大衣,奔赴下一场会战——中近程地地导弹的设计和飞行试验任务。
年3月21日9时5分,“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地摇摇晃晃,头部还冒着白烟,最后落在发射阵地前米的地方,由于里面的推进剂装得满满的,导弹炸起了一个蘑菇云,地面炸出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东风二号”首次发射失败了,事后得知,原因是导弹产生横向弹性振动和发动机管道起火。
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贵得多。这个“贵”字不仅意味着上千万的“学费”,更意味着从失败的对岸回望时才能发现的宝贵财富。
梁思礼更愿意将自己的“驯火史”总结为一本“失败者之书”。翻开这本书,上面“败绩斑斑”:
年,首批“东风二号”战斗弹抽检三发考核飞行试验,其中两发发射后像体操运动员似地连翻几个跟头后落地。梁思礼一点点地研究,一点点往回捋,经过大量艰苦的分析计算,找出故障:工人在装配水平陀螺仪修正电刷时,固定螺钉少拧了1.5圈,使得电刷压力不够;
年11月,长征二号发射返回式卫星失败,原因是稳定系统的速率陀螺的输出电缆中断了一根导线,致使控制系统失灵;
……
多次试验失败,让梁思礼深感质量和可靠性对研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正是这些失败,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
梁思礼提出质量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实验和统计分析出来的……实际上,真正要提高可靠性,就要在整个研制过程中解决每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极小批量的全面质量理论相关原则。”
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创造了1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梁思礼自始至终参与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成为长征火箭安全飞行的坚实保障。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和妻子共育有九个子女,其中三个成了院士,一直被世人所称颂。除梁思礼外,还有两位院士:梁思成,建筑学家;梁思永,考古学家,均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此外,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梁思庄,图书馆学家;梁思达,经济学家;梁思懿,社会活动家;梁思宁,曾参加新四军。
育子有方梁启超
梁启超与子女
梁家子女成器,背后少不了梁启超的影响。
对于治学,相对于成功与否,梁启超更看重的是治学的态度。在给梁思成、梁思永的信中,他写道:“汝等能升级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佳子弟矣。”
梁思成在外求学期间,对所学专业产生疑惑,来信询问,梁启超为其解惑:“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梁思成曾表示,父亲的治学方法对他和梁思永的影响特别大。梁思礼也认为,父亲伟大的人格、博大坦诚的心胸、趣味主义和乐观精神,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其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梁思成
建筑宗师梁思成
梁家几位子女中,最著名的当属梁思成。
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由于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上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后来,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美国学者费正清也对梁思成评价颇高:“二战”中,梁思成因为车祸后遗症导致脊椎受伤。然而,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其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战争时期,梁思成用英文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永
拼命三郎梁思永
相对于梁思成,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显得不那么为公众所熟悉。但他却是我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并于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永还曾担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此外,他还留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这样的经典传世。
梁思永选择考古,很大程度上是受梁启超影响。很多外国人当年来中国四处挖掘文物,得手后即偷运出国牟取暴利,梁启超觉得中国不能放任自家的宝贝被人夺走,中国学者应该努力建立自己国家的考古学科。
在他的女儿梁柏有眼中,父亲就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就算是在患病后,也依然那么拼命。
梁思永经常挽着裤腿下水工作,脑力和体力消耗都非常大。他在野外工作时时常连续泡在水中长达几小时,随便啃点馒头喝几口凉水就当正餐。
年春天,梁思永在野外工作时患病,当时没有及时治疗,仍坚持工作,直到后来发起高烧,医院,才知道已转成烈性肋膜炎。医生从他的胸部抽出四瓶水,颜色像啤酒一样。
年8月,梁思永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当时他基本上只能在病床上主持考古所的工作,制定长远规划,指导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把每天要做的事写在小条上,逐条解决处理。与此同时,他的研究工作却丝毫不耽搁,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在梁柏有看来,梁思永年仅49岁就去世,其实就是积劳成疾。
活动:评论赢好书《武汉印象?》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联、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联合出品,武汉出版社出版,一套四本,分别是散文、摄影、书法、美术,收录了近年来创作的关于武汉文学艺术作品。作者中有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家、院士,也有普通市民、中小学生及国际友人,他们从自己亲身感受出发,表达对武汉这座城市的印象和观感。想得书,很简单!只要每天在长江日报(ID:whcjrb)推送的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