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可视黏膜苍白
B.双相热
C.蹄部水疱
D.浆液性鼻液
E.顽固性腹泻
答案:D
解析:急性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干咳,呼吸加快而有呻吟声,鼻孔扩张,前肢外展,呼吸极度困难。由于胸部疼痛不愿行动或下卧,呈腹式呼吸。咳嗽逐渐频繁,常是带有疼痛短咳,咳声弱而无力,低沉而潮湿。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可视黏膜发绀。叩诊胸部,患侧肩胛骨后有浊音或实音区。听诊患部,可听到湿性啰音,有胸膜炎发生时,则可听到摩擦音,叩诊可引起疼痛。病后期,心脏常衰弱;脉搏细弱而快,有时因胸腔积液,只能听到微弱心音或不能听到。此外还可见到胸下部及肉垂水肿,食欲丧失,泌乳停止,尿量减少而比重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病畜体况迅速衰弱,眼球下陷,眼无神,呼吸更加困难,常因窒息而死。
重点九: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淘宝店铺:泽成教育
(点击图片,购买书籍)
考点总结一、蓝舌病
1.病原:蓝舌病病毒,呼肠孤病毒科。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发病的绵羊和隐性感染的带毒牛;
(2)传播途径:通过库蠓传递;
(3)易感动物:各种反刍动物,其中绵羊最易感,以1岁左右的绵羊更易感。
3.临床症状:
(1)体温升高,稽留热;
(2)口腔黏膜充血、发绀,呈青紫色;
(3)孕畜可发生流产、胎儿脑积水或先天畸形。
4.病理变化:
(1)口腔出现糜烂和深红色区,舌、齿龈、硬腭、颊黏膜和唇水肿,有的绵羊舌发绀,故有蓝舌病之称;
(2)瘤胃有暗红色区,表面上皮形成空泡变性和坏死;
(3)心肌及其内外膜均有小出血点;
(4)肺动脉基部有时可见明显出血。
5.诊断:病毒分离培养(BHK-21)、血清学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等。
6.防控:
(1)尚无有效方法治疗;
(2)一旦发生蓝舌病,应立即采取坚决措施,扑杀发病羊群和与其接触过的所有羊群及其易感动物;
(3)控制和消灭媒介昆虫(库蠓);
(4)疫苗: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二、小反刍兽疫
1.病原:小反刍兽疫病毒、副黏病毒科。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经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
(3)易感动物:绵羊和山羊。
3.临床症状:
(1)体温升高,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
(2)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
(3)后期常出现带血的水样腹泻等。
4.病理变化:
(1)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
(2)皱胃出现糜烂病灶,出血呈红色;
(3)肠道糜烂或出血,在结肠和直肠结合处发现特征性的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
(4)淋巴结肿大,脾坏死等。
5.诊断:病毒分离与鉴定、PCR方法、血清学方法(中和试验、ELISA、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
6.防控:
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立即扑杀,销毁处理。
(点击图片,购买全真模拟试卷~)
真题演练1.绵羊蓝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年真题)
A.蜱B.虱
C.蚊D.蝇
E.库蠓
2.非疫区羊群一旦发生蓝舌病,应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年真题)
A.环境消毒
B.治疗发病羊
C.扑杀发病羊群
D.隔离发病羊群
E.紧急免疫接种
(3-5题共用题干)
某绵羊群中几只羊突然发病,高热稽留,40℃,鼻流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和齿龈糜烂、坏死,病死率超过50%;剖检可见直肠黏膜有条纹状出血。
3.该病可能是(年真题)
A.蓝舌病
B.小反刍兽疫
C.绵羊痘
D.羊快疫
E.口蹄疫
4.该病的病原可能是(年真题)
A.细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病毒
E.朊病毒
5.对病羊应采取的措施是(年真题)
A.扑杀、无害化处理
B.高免血清治疗
C.药物对症治疗
D.紧急接种疫苗
E.淘汰
(6-8题共用题干)
山羊,2岁,体温41℃以上,流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水样腹泻。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剖检见口鼻黏膜糜烂坏死,结肠近端和直肠黏膜有斑马纹样出血。
6.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年真题)
A.蓝舌病
B.山羊痘
C.小反刍兽疫
D.羊肠毒血症
E.坏死杆菌病
7.该病病原属于(年真题)
A.正黏病毒
B.副黏病毒
C.弹状病毒
D.朊病毒
E.革兰阴性杆菌
8.防控该病的正确方法是(年真题)
A.抗病毒药物预防
B.免疫调节剂预防
C.隔离治疗
D.扑杀患病羊
E.扑杀疫点内所有易感动物
参考答案1~5E、C、B、D、A
6~8C、B、E
课后习题蓝舌病具有示病意义的病理变化是()
A.肝脏点状坏死
B.肺动脉基部明显出血
C.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
D.肾脏表面点状出血
E.胰腺点状坏死
答案及解析详见下期
相关精彩:
猫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兽课网APP,执兽课程免费听
早鸟优惠丨宠物医生化验室技术系列课程
学习上还遇到哪些问题?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内容:鹏哥
排版:叶子
审核:鹏哥、廖老师
学兽医,上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