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ǐsìmǎxué
主治
肋膜炎、肋膜痛、皮肤病、脸面黑斑、鼻炎、耳鸣、耳炎。
部位
食指背第二节外侧,中央线外开二分直线上。
针刺法
贴骨旁下针,针深二分至三分。
取穴
当食指背第二节中线外开二分之中点一穴,其上三分一穴,其下三分一穴,共三穴。
应用
本穴配木穴治疗掌指之皮肤病极特效。
本穴治肩痛效果甚佳。
本穴亦有退乳回奶之功效。
定位食指背第二節外側,中央線外開三分之直線上。主治肋膜炎、肋膜痛、皮膚病、臉面黑斑、鼻炎、耳鳴、耳炎。針法與應用針深一至二分。功效與足駟馬穴相當。穴位:驷马二穴—手背,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三分处。
驷马一穴—驷马二穴下二分半处。
驷马三穴—驷马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正中神经下浅枝、肺分支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调和气血。
主治:皮肤病、脸上黑斑、雀斑、鼻炎、耳鸣、中耳炎、胸痛、肋膜炎。
针刺法:直刺一—二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指驷马穴与指五金,指千金在同一条直线上,指五金在食指背第一节,指驷马在第二节,董公原著外开二分,胡著三分,此为两者出入。
经验:驷马穴有手驷马,足驷马穴,两者都入肺经,为调气的主穴,主治疗有关皮肤问题的穴位,对各种皮肤病、青春痘、黑斑有治疗效果。
配穴:(一)治疗黑斑驷马穴配上三黄,通关、通山,效果佳。
(二)治疗红肿大颗青春痘,可本穴配三重穴。
《董氏奇穴精要》
《董氏奇穴精要》绪论二
《董氏奇穴精要》绪论三
《董氏奇穴精要》绪论四,五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手指部位)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小间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浮间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外间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中间穴)
董氏针灸之木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脾肿二穴)
奇穴针灸每日分享一穴---《心常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木炎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还巢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三眼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复原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太阳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五虎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止涎五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止涎五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制污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妇科五穴)
《难经》
《难经悬解》七难脉学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
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
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脉
也?将病脉耶?然:皆王脉也。
经,《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太阳脉至,洪大以长,
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旧
误在平人气象论。王脉,脉之得令而气王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
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
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
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阴三阳之王时日大要也。
一岁三百六十日,六气分王,各六十日。冬至子半阳生,始得
甲子,三阳当令,夏至午半阴生,始得甲子,三阴司气。日六
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素问·六节脏象论》语。六气分
王六甲,而终一岁,一定之数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