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穴位手五里穴
都有谁答对了呢
手五里穴为经穴名(ShǒuwǔLǐ)。出《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又作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手即上肢,五喻中数,里乃居也,手五里穴距天府五寸,正居大脉之中央,故名手五里。
手五里。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手部。五里,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穴内物质覆盖的较大范围场,且比手三里穴覆盖的范围要大。本穴物质由下廉穴传来,下廉穴是水湿云气开始下降的过程,手五里穴则是水湿云气降地之所,下廉穴所处天部位置比上廉穴高,其所降之浊亦比手三里穴所覆盖的范围要大,故而得名。余名五里、手之五里之意与手五里同。
尺之五间、尺之五里。尺,小也。五里、五间,穴内物质所处的范围也。其名之意与手五里同,名中加尺,在于强调穴内雨降强度较手三里穴为小也,故名。
大禁穴。大,指穴内物质覆盖的范围场大也。禁,禁火热之灸也。大禁名意指本穴禁火热灸之。本穴位处西方之地,地性干燥,而穴内物质为下廉穴天之上部所降的水湿云气,其覆盖的范围也大,雨降的强度也弱,脾土所得之阴不足,忌火热灸之,故名大禁。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肌。浅层有臂外侧皮神经和壁厚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肌皮神经肌支和肱深动脉分布。
功能:通经散瘀止痛。
主治:主要用于胸肺及局部疾患。咳嗽、咳血、心下胀满、中风偏瘫、肘臂疼痛挛急、寒热疟疾、身黄嗜卧、瘰疬、肘臂疼痛挛急等。
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配曲池穴治肘臂挛急。
配曲池穴、通里穴、中渚穴,治手臂红肿疼痛。
配臂臑穴,有豁痰行瘀的作用,治瘰疬。
治法:寒则补针多留,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无灸。
针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可传至肩部或肘部。
艾灸:艾炷灸或温灸3-5壮,艾条灸5-20分钟。
现在常用于治疗咯血、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核、恐惧症、扁桃体炎、半身不遂、上肢疼痛、嗜睡等。
每日一猜:
“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猜一穴位。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点左右在留言处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为您揭秘~
欢迎大家在留言处留下评论,一起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