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JIEHE
肺结核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是为了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什么是肺结核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一旦患有结核病,一定要早治疗。
是不是听上去有点可怕,不用担心,结核病可防可治。下面就聊聊怎么“防”。
肺丨结丨核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主要症状
肺结核常见症状(症状超过两周)有咳嗽、咳痰、潮热盗汗以及进行性消瘦等。具体又可根据肺结核的分类而有所不同:Ⅰ型肺结核又称原发型肺结核,临床症状相对比较轻,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Ⅱ型肺结核又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伴有身体消瘦;Ⅲ型是继发性肺结核,主要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为主,痰检多为阳性,具有传染性,是临床治疗的重点;Ⅳ型肺结核属于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以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Ⅴ型肺结核以肺外结核为主,会有病变部位的特征性症状,如骨结核出现关节疼痛等。”
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肺结核应遵循“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
(2)适宜:根据患儿身体情况决定抗结核药物剂量,既能发挥最大杀菌或抑菌作用,同时又能使身体耐受,毒性反应不大。但若剂量不足,则不仅治疗无效,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3)联合:联合用药可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针对不同代谢状态的细菌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并可减少耐药结核菌的产生。
(4)规律:治疗过程中,用药不能随意间断,家长也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不给已被抑制或减少的结核菌再度繁殖活跃的机会。
(5)全程: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学校预防
(一)学校把关新生入学体检工作。新生入学体检是筛查学生肺结核的重要途径,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中,规定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内容,要求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结核病疫情信息报告和管理工作,主动监测学校结核病报告发病情况,及时做好疫源追踪、流调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二)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宣传结核防治的核心知识。可采用黑板报、广播、讲座、课内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开展结核病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整洁校园环境、监督消毒工作。学校应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工作,对于教室和宿舍要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
(四)做好在校结核病学生的治疗和管理工作。一旦有学生确诊为肺结核,应对其实行休学,在家隔离治疗,由家庭所在的卫生院负责管理,待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所的证明方可复学;对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以继续上学,但校医要负责管理、监督化疗,确保全程规律用药
家庭预防
(一)就目前来说,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免疫接种。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接种后免疫效果十分显著,但卡介苗的免疫效用只能维持5~10年,所以可在儿童7或12岁时加强注射。改善儿童居住环境。卧室房间应勤通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减少儿童感染结核杆菌的机会。去人群聚集场所应戴口罩,尽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二)加强儿童体育锻炼,生活规律、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和良好睡眠质量,增强儿童对结核菌的抵抗力。
(三)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手帕、纸巾或手肘部位遮掩口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或手捂住嘴,避免直接面对他人。
(四)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应主动向学校报告,不得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3.24世界防治结核日
终极结核,我行动
点击这里或扫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