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咳嗽咯血胸痛发热不一定是新冠肺

患者的声音

对52岁的患者方明(化名)来说,这段时期显得有些艰难。

方明近来咳嗽不止,偶尔还有咯血症状出现,医院诊断,他确诊患上“左上肺中央型鳞癌”,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但疫情期间做手术已是不易,加之胸外科手术更具高风险,医院,均被告知不能为他进行手术。

无奈之下,方明进行了化疗治疗,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此时病情却仍在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手术治疗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1保住左下肺

方明没有放弃,3月初,他慕名找到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谭群友求诊,在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且进行一系列检查后,谭群友主任决定为方明进行手术。

“如果再拖下去,他的肿瘤会越长越大,到时候可能会切掉整个左肺,甚至左全肺切除都不一定能完全切除肿瘤。”谭群友主任说,现在进行手术,他会尽力保住方明的左下肺,把患者的损害降至最低。

由于方明既往可能患过胸膜炎,而且之前进行过化疗,导致胸腔粘连严重,出现局部水肿,这会增加手术难度,提高分离风险,这并不是一台简单的手术,对术者,对患者,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2机器人手术历时两小时

3月9日,谭群友主任主刀,康珀铭、梅龙勇协助,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开始手术。

分离胸腔粘连、切除左上肺叶、系统性清扫淋巴结、支气管缝合成形……由于淋巴结很多很大,加之中央型肿瘤、胸腔严重粘连、组织明显水肿等多方面因素,手术操作多,难度大,手术历时2小时。所幸谭主任根据病情,采用了机器人手术,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微创性和便捷性,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肿瘤被成功切除,同时,方明的左下肺也被成功保住。

术后,方明多日不愈的咳嗽停止,身体恢复良好。

3关于肺鳞癌

谭群友主任表示,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的肺癌患者中,有超过80%的病例都是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癌、肺腺鳞癌、类癌、非典型类癌等。在所有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采用化疗、靶向治疗等内科治疗效果较差,而且由于通常为中央型,也就是生长在肺门部位,与肺血管、支气管关系密切,淋巴结较多,所以手术也较为困难。

肺鳞癌主要因为支气管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受到慢性刺激和损伤、纤毛丧失、不典型增生等因素诱发,易引起大咳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肺鳞癌多发生在吸烟的老年男性身上。

肺鳞癌通常是由痰中带血起病,早期常引发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性肺炎。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是否肺鳞癌“上门”:

1.发热

肺鳞癌所致的发热原因有两种,一为炎性发热,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抗生素治疗可能奏效,但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常反复发作;二为癌性发热,多由肿瘤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所致,此种发热抗炎药物治疗无效,激素类或吲哚类药物有一定疗效。

2.咳嗽

咳嗽是肺鳞癌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肺鳞癌所致的咳嗽可能与支气管黏液分泌的改变、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张及其他胸内合并症有关。对于吸烟或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数变频,咳嗽性质改变如呈高音调金属音时,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癌变的可能性。

3.痰中带血或咯血

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入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4.胸痛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

因此,建议肺癌高危人群(5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者、长期在密闭或粉尘环境中工作者、肺癌家族史者等)每年进行体检,以及积极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做好肺癌筛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咳咳咳不停……是新冠肺炎还是肺结核?

全国爱肝日

这位正在喝第12瓶啤酒的朋友,脂肪肝了解一下

文字:王奕璇

编辑:王琼美编:巫雨玲校对:谷一审核:宋维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ff/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