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鲁元雪医院南楼临床部北京市
摘要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胸腔积液迅速排除方法是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和常规穿刺。年11月一年4月,我们在对两种引流方式的观察和积极护理基础上,评价并发症、疼痛指数、平均住院日、相关治疗费用等,及时发现病情,患者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54例胸腔积液患者,入组条件:ml胸腔积液量ml;主诉憋气、呼吸困难;口服药物无效。其中胸腔闭式引流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7.4±7.6)岁。胸腔穿刺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5.6±8.3)岁。经B超证实胸腔积液的量,记录胸腔穿刺次数、胸液量、胸液消失时间、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及相关治疗费用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组采用胸腔穿刺,对两组进行观察的同时给予积极护理。穿刺组相关治疗费用包括:注射器、穿刺针、胸腔穿刺包、监护等;胸腔闭式引流组相关治疗费用包括:治疗前B超费用、胸腔后闭式引流管、引流瓶等。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置管或穿刺中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局部感染(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面积2cm2或有脓性分泌物)等。
疼痛评估方法
由专门护士负责统计术后疼痛评分。根据Memcllan疼痛估计表,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依照脸谱表情与数字评分法相对应(医药公司赠送的测量疼痛的标尺,一面是VAS法,一面NRS法),由患者或陪伴人员描述疼痛程度分值。评分标准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护士统计疼痛程度数值[1]。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治疗费用情况比较见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2
讨论胸腔闭式引流利于病情观察
胸腔闭式引流术有以下优点:①迅速缓解患者胸闷症状;②护士可动态观察积液引流的量、颜色等,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在引流过程中,护士根据胸腔积液的量、压力大小及患者主诉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情况出现时,立即停止放液,并及时报告医生;③可控制引流速度,再引流过程中,护士根据胸腔积液的量,压力大小及患者主诉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情况出现时,立即停止放液,并及时报告医生;④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通过导管可随时给药;⑤引流管具有一定的硬度,不因患者体位的变化而压扁引流管,且引流瓶携带方便,利于患者自我护理。胸腔穿刺液体难以一次抽净,穿刺针尖易刺伤胸膜脏层,易导致气胸、出血及呼吸困难等,且在穿刺过程中,患者要限制咳嗽或体位,对胸腔积液量大或体弱者常难以耐受,再者每次抽液量的限制,需反复穿刺、抽吸,随着胸腔积液量的减少,肺复张后易造成胸膜损伤[2]。
胸腔闭式引流对胸腔积液患者身体损伤轻
从结果看出,胸腔闭式引流组并发症发生次数平均(4.2±0.4)次,明显低于胸腔穿刺组平均(9.7±1.8)次;穿刺次数、胸液消失时间、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治疗费用方面也都优于胸腔穿刺组。分析原因: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操作一般单次可完成,操作时间短,对胸壁的肌肉组织、肋间动静脉及神经损伤小,导管为细而软的硅胶导管,组织相容性好,肺复张后或液量减少时不易损伤肺,减少了气胸等并发症;胸液消失的时间短;降低了医疗风险,减少了重复穿刺时患者疼痛和心理压力。
胸腔闭式引流术减轻医护工作量
大量的恶性胸腔积液需多次穿刺,每次耗时较长,且需两人同时操作,浪费人力。同时护士需对患者重复术前教育和每次穿刺过程中全程监护。而胸腔闭式引流整个过程可在住院过程中一次完成,大大减轻了医护工作量。
参考文献
[1]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5.
[2]勾红峰,候梅,朱江.细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控制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89(5):—.
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石家庄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