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题为:盘缠。“盘缠”是客家话,意指旅费。一湘江战役后,大老李身上的背包更重了。还不到三十的他,背已经有些驼了,脚下的步子也显得比别人更沉重。湘江战役是参加红军以来大老李遇到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红军战士的鲜血几乎把湘江都染红了。其中牺牲最多的是福建籍的同志。但此时他们甚至已顾不上再多看一眼草草掩埋战友的那一个个小土包和那刺眼泛红的湘江,又匆匆踏上了茫茫的征途。二年10月16日,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而遭受重创的红军主力,被迫放弃建立多年的中央苏区,开始战略转移。大老李所在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红四团被确定为全军的先锋团,就在这一天夜里,离开瑞金,涉过于都河开始了而后闻名天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四团出发的这一天后来被确定为长征出发的纪念日。队伍出发的前一天,团长耿飙和政委杨成武让通信员通知担任团供给部主任的大老李立刻到团部,有重要任务。深秋的赣南,已有了几分的寒意。但刚刚归还好团里向老表借用的一些大型家具的大老李,急匆匆赶到团部时,已是满额头的汗珠。他拍拍身上的尘土,喊声报告踏进门。只见团长耿飙正与政委杨成武还有师供给部长赖际发小声商量着什么,八仙桌上一块粗布盖着一堆东西。“老李啊,快坐”。杨成武见大老李来到就笑着招呼道,并递上一杯水。他们同是年参加红军的闽西客家子弟,但大老李比杨政委年长5岁,虽是首长,杨成武却显出几分客气。“老李,明天就要出发了,准备得怎么样啦?”团长耿飙的脸色多少有些沉重。“中央命令我们团担任先锋,少带辎重,轻装开路,”他说着掀开桌上盖的布,只见八仙桌上堆满了白花花的银元、金灿灿的金条,还有一堆用纸包裹的黑色块状物品,多次参加过打土豪的大老李一眼就认出这是当时相当值钱鸦片和烟土。当时的战乱搅的不少商家买卖东西时不收钞票,甚至连银元都很勉强。但他们对乡绅和大户人家断不可缺的大烟土却情有独钟,因此鸦片烟土成了当时最坚挺的硬通货。“这一次不知道要走多远,路上有多少困难哩。”耿飙指指桌上堆的东西继续说道,“这是中央和师里给我们团的全部盘缠,赖部长专门亲自送来的,其它东西可以不带,这些一定要想办法带上,要派急用”。“这可是买路钱啊!”赖际发笑着补充道:“刘亚楼政委专门指示,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师里还专门给你们配备一匹马,但只能驮行李,这些宝贝你们一定要自己背着,人不能多,要可靠,还要注意保密。”师政委刘亚楼和赖际发也是与大老李一起参加闽西暴动的福建老乡,赖还是大老李的入党介绍人。刘政委是大老李井冈山红军大学的同学和班支部书记。“对!你们一定要24小时不离身,要用生命来保护。”杨成武政委加重语气补充道。“是,坚决完成任务!”大老李深感责任重大,起身立正回答道。当天晚上,大老李找来部里两个可靠的战士,一个是福建籍的小蓝,畲族人;一个是小万,江西吉安人,都是党员。他们连夜用粗布赶制了几个像干粮袋的细长袋子,将银元金条和烟土分别装好再贴身绑在腰上或肩上。好家伙,足有十几斤,份量还真不轻。忙到凌晨鸡叫,才和衣睡下。
三连续三道封锁线都顺利通过了,但在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却整整打了5天5夜。正打着摆子的耿飙政委和杨成武团长都亲自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杨政委的膝盖被子弹击中负伤,是耿团长率队拼死从战场上救下来的。红四团在完成掩护全军渡江任务的同时,自己也损失过半。红四团是一支特别善战的部队,他的前身就是赫赫有名的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即使在最艰苦的南昌起义和五次反围剿中,红四团也从未遭受如此重创。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湘江整整抗击了敌人十个团的兵力。敌人飞机投下的一颗炸弹落在大老李他们前面,马被炸死了,牵马的小蓝也牺牲了。临死前双手还紧紧护着胸前被弹片撕破袋子而撒落出来的银元。一块不大不小的弹片击中了大老李的腰,被绑在腰间的几块银元挡了一下,弹片不深不浅插在两根肋骨之间,流了不少血,但总算捡了一条命。那几块留着深深印记和鲜血的银元,大老李一直没舍得用,直到过雪山,全部“盘缠”都要拿出来给战士们买皮子、酒和辣椒,大老李才依依不舍拿出了那几块银元。供给部一时找不到马匹和合适的人,原先三个人的“盘缠“加上原先由马驮的行李和枪支,都压到了大老李和小万身上。在队伍中,他们此时的负重已不亚于一个机枪手了。
四“盘缠”第一次派上用场是几天后在乌江边的一个小镇。当时团里的常用药品在湘江战役后已经消耗殆尽,急需补给。按照团首长的命令大老李和卫生队的同志找遍了镇上的商铺药店和大户人家,软硬兼施买回了药品和其它给养,救了燃眉之急。也为部队在1月2日突破乌江天险做好了准备。大老李还买来几筐以鲜美闻名的乌江鱼,红四团在乌江边加餐度过了年的元旦。
五大老李病倒了。简易的临时包扎和长时间的负重行军使他在湘江战役中负伤的伤口严重感染,诱发了肋膜炎。持续几天高烧下来,大老李已是奄奄一息。团卫生队缺乏特效的消炎药。医院疗伤的杨成武听说后,立即找到傅连璋院长求援。傅院长得知大老李所担负的使命后,当即决定派出军医吴行敏(福建漳州市人)携带当时十分紧缺的盘尼西林(青霉素)赶往红四团。烧很快退了。原有的良好体质使大老李再次摆脱了死神的纠缠,但人却瘦了一大圈。与大老李早已相识的吴行敏看着大老李虚弱的样子十分心疼,他对大老李说:“你带着那么多钱,拿点出来买几只鸡补补吧。”“不行!”大老李一听就急了,“这钱是我们团的命根子,我个人一个铜板也不能动用”。见到大老李认真的样子,吴行敏无奈地摇了摇头,临别前他拿出自己仅有的一块银元,嘱咐卫生员给大老李买来一只老母鸡和一些鸡蛋。几天后,大老李恢复健康背起“盘缠”又回到了红四团。六不久,红军打下遵义城,大老李他们的“盘缠”得到了补充,“腰包”又鼓了起来。大老李又物色了两个同志一起背“盘缠”。红四团仅在遵义城中仅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奉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命令去攻打娄山关并驻守桐梓、松坎两城,确保遵义会议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得以开了一周时间。驻扎在贵州军阀王家烈老家桐梓县城的大老李,按团首长的指示抓紧筹集给养,同时从安全和方便考虑,给各连以上单位都配备了一些银元以备急用。供给部又搞到一匹骡子,但大老李本身背的“盘缠”并没有减轻多少。在桐梓王家烈的老巢,大老李还意外地缴获了黔军撤退时来不及带走的几十昙陈年的茅台酒。这里距著名的茅台酒的产地茅台镇仅几十公里,估计是王家烈从那里搜刮来的。按照大老李的建议,全团每个战士都分到了一小壶醇正的茅台酒,会喝酒的同志畅饮了一番,不会喝的按军医和老乡的建议用酒擦身,特别是小腿,大大缓解了连续行军作战的疲劳。耿团长和杨政委还专门嘱咐大老李给喜爱品酒的周恩来副主席以及正在遵义开会的中央首长送去了几昙酒。据说这几昙酒给会议特别是闭幕式添色不少。遵义会议后耿飙调任师参谋长,红四团团长由王开湘接任。耿飙离开前专门把大老李叫来,向王团长移交了剩下的“盘缠”。七几天后,在遵义会议上恢复了军事指挥权的毛主席指挥红军,开始比较主动的军事行动。其中著名的四渡赤水的战斗红四团虽然还是打先锋,但大老李他们这些“老井冈”分外感到畅快、解气。又有了在井冈山前四次反围剿时的那种感觉,敌人被牵着鼻子疲于奔命,我们却想打就打,想走就走,主动多了。或许是茅台酒擦身所产生的神力,红四团在连续一个多月的奔袭中无一人掉队,并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补充了大量的弹药给养。
八年4月,红四团已经率先逼近云南省省会昆明市。部队的任务是吓唬并避开昆明守敌和滇军主力,尽快打开北渡金沙江进入川南的通道。其中要尽量避免与元谋、禄劝、武定三县的滇军和民团纠缠。王团长和杨政委决定化装骗开城门,尽快打通道路。大老李他们在遵义留下的那批缴获的敌军装这回派上了用场。为了取得敌人的信任,杨成武还叫大老李准备了一些鸦片、金条和银元做为礼物。他亲自带领化装后的一连红军前往禄劝,王开湘随后率队去武定。以军需官身份走在前面的大老李叫开城门,向匆匆赶来的敌县长送上礼品:“这是我们团座的一点小意思,请笑纳。”心存疑虑的敌县长两眼贼溜溜地打量着大老李和礼盘上的东西,尤其是那两大块鸦片,心想“红军哪儿会抽这玩意儿。”他顿时打消了疑虑,当即眉开眼笑,大开城门,恭恭敬敬地把杨成武一行迎进城,不仅设宴对他们热情款待,而且帮他们打电话给武定、元谋的县长,叫它们立刻开城迎接。待他们回过神来早已成了红军的俘虏。红四团没打一枪就打开了通往金沙江入川的通道。九5月27日,渡过金沙江来到大渡河畔的红四团,接受了夺取泸定桥的艰巨任务,这是红四团接到的又一个事关红军生死存亡的死命令。必须在一昼夜多的时间内在崎岖的山道上强行军里,夺下泸定桥。确保大部队迅速过河。这一次红四团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并以极小的代价打下了只剩下铁链的泸定桥。夺取了对岸桥头,创造了军事史上又一个奇迹。大老李和供给部的同志,负责收集和运送部队在强行军中甩下的大量背包等物品,好家伙,足有好几吨重,几个同志人扛马驮,来回接力,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用极短的时间,赶到了泸定桥边,保证了部队的休息。十由于给养较充足和准备得较充分,担任先锋的红四团在过雪山中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6月11日红四团来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下,这是四川省宝兴县一个小镇。虽是六月天,山下都透着几分寒意。老乡们指着白雪皑皑的夹金山说,山上的温度常年都在零下好几度,每天仅有午间的几个小时可以过山。如不然即使是三伏天也冻死过行人。听得令人不由得打个寒战。按照当地老乡的指点,大老李他们几乎用掉了剩下的所有银元,买来了一些烧酒、辣椒和羊皮。没多准备衣服的战士都自己动手缝制了一件简单的皮坎肩,衣服稍多的同志则多准备些辣椒和烧酒。6月12日上午9点,红四团开始跨越夹金山。虽然一路上也遭遇了冰雹、大风等恶劣天气,但红四团仅用了几个小时就征服了这座当地老乡眼中的神山。大老李和几位福建籍的战士下山时还唱起了闽西客家山歌。以此庆祝他们战胜了有生以来攀登的第一座大雪山。之后的半个多月,已有了攀登夹金山经验的红四团又接连翻越了几座大雪山,率先与前来接应的第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红88师会师,并联手打下了毛尔盖镇。为红军大部队后来进入松潘大草地开辟了通道。当时经济条件较好的红88师慷慨支援了红四团一批银元、给养和弹药。红四团每个指战员都领到了一到两块银元。不少战士买来了鸡蛋和鸡鸭、腊肉等,补充了体力,为过草地打下了基础。十一松潘大草地实际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湿地。小气候十分复杂多变,生物物种也相当丰富。中央在毛尔盖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确定了过草地继续北上抗日的重大决策。8月21日红四团率先进入草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艰苦行军,并在8月26日率先走出草地。草地中不乏丰富的野菜、鱼类、水鸟和野兔、蛇等小动物。由于这一带人烟稀少,动物并不怕人。见人到来并不躲避,这倒也给打先锋的红四团解决了不少口粮问题。但可怕的沼泽地和蚊虫带来的疟疾也给红四团带来不小的麻烦。大老李最得力的助手江西籍的小万也牺牲在草地中。当时正患疟疾发烧的小万坚持背着沉重的“盘缠”,由于精神恍惚误走进了沼泽地。身上负重太大,下沉得很快,大老李他们根本来不及解救。小万沉没前双手还高高举着一条装满银元的布袋。小万沉没后的水面上只留下他的军帽。大老李蹲在小万牺牲的沼泽边痛哭了一场,他找来一段干树干做了个记号,才依依不舍又踏上了征途。十二年9月中旬,红四团进入甘南地区,并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打下了腊子口。缴获了敌人丢下的大批粮食、食盐和布匹。这对于几乎断粮的中央红军来说可真是及时雨,大老李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整个部队也为之振奋。一个月后,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会议并宣布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作者:李良,福建省作协会员。中国环境报福建记者站站长)注:故事主人公大老李系作者父亲,真名李祖光,福建省上杭县人。原福建省政协委员。长征胜利后曾在八路军师、晋察冀军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等继续从事后勤工作。年病逝。本故事是根据李祖光生前的零星回忆录改写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