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肺炎是指患病犊牛肺部组织发生卡他性炎症,以小叶性肺炎最为常见,该病一般由多种致病原引发,包括病毒、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感染等。犊牛肺炎通常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容易发生,初生犊牛往往因吸入羊水,或者犊牛缺乏营养,舍内温度过低或者过于潮湿等,都能够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或者呼吸道内感染细菌或者寄生虫,并大量繁殖,都会导致肺部发生感染而出现发病。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使耐过也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肺炎直接的致病原因是环境因素温度的骤变,预防方法是做好保温工作。
病因分析
?1、自身因素。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往往是由于犊牛的呼吸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还没有健全,例如呼吸道黏膜比较柔嫩,存在较多血管,且具有较大的通透性,咽周围淋巴结没有发育完全,支气管腺只能够分泌较少的黏液,纤毛上皮具有较差的运动能力,使其具有较弱的防御机能和清除异物的能力。另外,犊牛肺组织质地柔软,在肺脏较浅层分布有血管,再加上还没有形成完全成熟的神经反射组织,因此非常容易发生肺炎或者继发引起肺炎
?2、饲养管理因素。犊牛发生该病的一个主要诱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妊娠后期母牛饲喂营养不全面的饲料,导致后代犊牛产出后具有较弱的体质,从而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另外,母牛在干乳期缺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使其产出的后代犊牛具有较弱的抵抗力,从而非常容易发生肺炎。气候寒冷,舍内过于潮湿或者缺乏光照,通风较差,过于拥挤以及缺乏运动等,也非常容易使其发生肺炎。
?3、病原微生物因素。犊牛感染某些病原微生物后要容易继发引起肺炎,常见的是巴氏杆菌,另外还有双球菌、粪链球菌以及B-链球菌等。正常情况下,健康犊牛的上呼吸道黏膜上本就存在以上某种或者几种病原微生物,且不会出现发病,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毒性增强,从而具有致病性,同时导致病情加重。
临床症状
?通常是1~15日龄的犊牛容易出现发病,患病犊牛表现出减少吮乳,呼吸急促,对肺部听诊能够听到较粗的啰音,如果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出现咳嗽、流鼻液或者脓涕的现象。随着病程的进展,患病犊牛表现出精神沉郁,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39~41℃,结膜初期发生充血,后期明显发绀,还有些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和腹胀等。症状严重的病牛,会随着心脏血管机能的改变而发生水肿,心音微弱,心率不齐;呼吸困难,往往呈腹式呼吸,有时甚至伸颈张口呼吸。开始发病时就会表现出咳嗽,初期为干痛性,后期变成湿性,并伴有吞咽动作,且经常会发出喷鼻声,同时伴有鼻液流出,初期呈浆液状,后期呈脓稠状,有些还会伴发胸膜炎。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为预防犊牛发生该病,应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妊娠母牛要确保饲喂含有全面营养的饲料,补充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促使犊牛出生后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母牛分娩过程中,要保持产房温度适宜和通风良好,避免形成贼风和穿堂风,从而防止新生犊牛由于发生感冒而引起肺炎。犊牛产出后,需立即将口鼻中的黏稠液体清除干净,确保及时吮食充足的初乳。
另外,由于犊牛在接种免疫抗体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被动抗体(大多数来自于初乳),从而能够防止破坏抗体的免疫能力,因此通常在产出后4~6天进行疫苗接种,经过2~4星期再根据需要采取强化免疫,最好选择使用联苗或者多价苗。犊牛一般选择在秋季进行免疫,从而可使其在秋冬季节得到最大保护。舍内保持干燥和通风良好,并确保患病犊牛在清洁的环境中自由活动,或者建立通风良好的较大环境,从而能够有效减轻呼吸困难或者咳嗽,并进一步改善机体肺内的血液循环,使其在供氧充足的环境下缓解病情。
诊断
1.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作出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