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幸福家年第7篇生命故事
1这些年,我反复出现心跳加速,严重的时候手脚发麻,全身僵住。
记忆最深的医院。
“当时快中午了,医生快要下班了,我一下子就开始焦虑了,着急我排的队等不到医生,如果医生下班了,意味着我下午又要来排队看病,孩子在家没人照顾。
心慌、紧张、焦虑,心跳加速,甚至有窒息的感受,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什么大病了?
马上就要死去的恐惧扑面而来,席卷全身各个器官和感受,瞬间,我的四肢发麻,发紫,手脚全部僵住。
医护人员马上把我抬到急救室,给我吸氧,询问我:是不是有心脏病史?最近有什么疾病?
我的头脑是清醒的,我问医生:“我是不是快要死了,我的手脚僵硬,动都不能动,我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我是怎么了?”
医生说:你的情况比较严重,赶医院去检查。
医生打开我的手机联系到我的老公,10分钟后,我老公和救护车都赶到了。
我被抬到救护车,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躺在救护车里。
车子驶在熟悉的街道,一路医院驶去,在救护车里我感觉僵住的四肢慢慢放松了。
被抬到抢救室做心电图,验血,测血压,医生说除了钾低点儿,其它检查一切正常,后来打了两瓶补钾的营养针,回家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像上次那样不舒服的情况总会出现:
医院时,我就开始恐惧、紧张,焦虑时会心跳加速,的心率,身体上越紧张越焦虑,越焦虑感受越恐惧,窒息,无助,紧张又马上席卷全身。
有时,半夜会被快速的心跳不适感吓醒,有时白天出现这样的情况,医院做心电图和验血检查。
严重的一次,去做了心脏的动脉管状造影检查,把心脏全部检查了一遍。
检查结果都显示没有任何医学上的病变,可是每次我都感觉自己马上要死?
为什么我每次遇到焦虑,紧张的部分时,马上就会有恐惧、害怕和不安全感,马上就联想到我是不是快死了?
2梳理这部分创伤时,我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小时候:
我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七岁得了一场大病,胸膜炎性肺结核,病魔折磨了我四年左右。最早留在记忆里的是:三年级的时候,突然家人告诉我,已经给我请假了,不能上学了,我得病了要住院治疗。我那么小,都不知道住院是怎么一回事,心想着:“我是不是得了很严重的疾病,要去住院?”医院,病房冷冷清清,妈妈把我在病房安顿好后,等护士给我挂上吊水就走了,只剩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床上。我流着眼泪,望着白色的墙面和房顶,空气里都是冰凉凉的,我在想:“我是不是得了治不好的病,是不是会死啊?”这里一个人都没有,到处都是恐怖的感觉,住院期间很少有人在旁边陪伴照顾我,偶尔有很少见面的亲戚专门大老远来看我。我就想:我是不是快要死了,亲人跑那么远来给我告别吗?后来,我也不记得是怎么出院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家人总是给我请假,带我到县城去看病,隐约记得医生叹息说:“怎么得了这个病,情况不好,这个病治疗起来很麻烦。”
后来,家人还带我到武汉看病,医生也说:“你这孩子来晚了,情况不好。”
那时,每次听到医生的诊断都会特别恐惧:“完了,我没救了。”
反反复复的到处看病,上学也成了断断续续的部分,回到学校,同学说我是病西施,病怏怏的,曾经学校的大队长也当不了了。
小学六年级,我休学了,那时是病情特别严重的一段时间,我无法呼吸,胸口特别憋气,每呼吸一口像是用了全身的劲儿,想咳咳不出来,肺部一点儿劲儿都没有,胸口像被千斤顶压迫着一样,白天黑夜都分不清,每天就趟在小床上微弱的喘气。
我家有五个孩子,爸爸为了养家糊口在外地做小生意,不能经常在家,我们没有爷爷奶奶,所有家务和照料孩子的重担就全靠妈妈一个人。
有时,我特别不舒服,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妈妈有时也不知道,有时也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她去上街买菜,个把小时才能回到家。
我一个躺在床上默默流着眼泪,觉得自己太可怜了。
我几乎成了一个废人,吃饭都靠人喂,也不能给自己洗澡,全靠妈妈帮我洗,除了能睁眼到处看看,其它什么都不能动,意识有时恍惚,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微弱的幽灵在飘荡,随时就会死去。
记得一个傍晚,我姐的同学到我家来玩,她们在外面欢声笑语,我在房间的角落里难过,我好久没有跟小伙伴玩了。
借着床边微弱的烛光,姐姐的同学看见了我,临走时,我听到她问姐:“你妹妹是不是快要死了?感觉她呼吸都呼吸不上来了,觉得她那个样子像快要不行了。”
听到后,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是啊,我是不是快要死了?在7-12岁间,我的病情反反复复,后来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好了。
但是,每每我回想起那段经历,我就会痛哭流泪:
我小时候多么可怜,被同伴说是病西施,也不能上学,生活不能自理,一个人在病房里,没有人照顾我,医生也说我情况不好,好像我没救了。
我还不想死啊,我那么小,不想这么早早的离开人世,我想好好的活着!
3梳理到这里,我特别心疼小时候的自己。
我想对那个生病的小女孩说:娟子,你太不容易了,经历了那么长一段时间的疾病的折磨,我好想抱抱你,全家人都爱你,你不会被大家遗弃的,上天也不会夺走你的生命。请你相信,一定相信......我也会陪伴你。她想跟妈妈说:“妈妈,为什么我得了这个病,我是怎么得了这个病?病魔折磨得我太难受了,太难受了......”她想对爸爸说:爸爸,你看到了我的痛苦了吗?你平时在家里少,你不知道我病魔折磨的有多难受,有多可怜,医院的病床上,孤单又恐惧。爸爸,我多想你回来陪陪我,帮妈妈分担一下家里的事,医院来照顾我。当我看到小时候痛苦的自己,也就能看到当时父母的不易和愧疚,看到事情的全相。
妈妈怀我的时候,家里正在建房子,妈妈一边要招呼家里的师傅吃饭和买材料,一边还要帮师傅做活儿,根本没休息好,也没吃好,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房子完工的那天晚上,正好我出生了。
所以,我的天生底子就差些。
我第一次住院的时候,妈妈也知道不医院,可是弟弟妹妹要上学,要吃饭,妈妈只能先回家给他们做饭洗衣,忙完了再来照顾我。
妈妈也不忍心,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哪一个妈妈都是爱的。
看着我生病的样子,妈妈也很难受,也很怕失去孩子。
而爸爸的心里也很难过,多少日夜,他在外面奔波养家糊口,心里都是惦记的就是家里的儿女。
他也想回来陪我、看我,可是家里这么多人吃饭,一家七口人,爸爸不出去挣钱,一大家子吃什么啊,爸爸也不容易啊,要担负着养活你们的责任,有饭吃,有衣服穿,有书读,有钱看病····
4梳理到这里,小时候的自己释然了很多。
我看到了妈妈的爱。她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不知道这么严重的病会来到自己女儿身上。
每天,她也是很担心,爸爸因为要养家去了外地,我们家也没有老人帮忙,全靠妈妈一个人拉扯家里五个孩子和日常家务,医院之间奔波,帮我洗澡,喂我吃饭喝药,在床上帮我接尿,帮我翻身,给我听音乐,生怕我被一口气憋死了……
妈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给我温暖,给我爱。
妈妈,我不怪你了。
曾经的责怪背后是,我不想离开你,不想离开这个家,不想离开这个世界。
我看到了爸爸的爱和不容易。
他为了承担着养家的责任,日夜在外面奔波,挣钱不容易,有时候还会被抢劫的人盯上,危及生命危险,他在外面有时就像流浪汉,无家可归,为了省钱,就在车站候车厅找个地方将就睡一宿。
每次他回来,只要听到我说哪儿不舒服了,就医院看病。
爸爸说过: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拿钱出来给我看病。
只要知道哪里能看好我的病,爸爸就带我去。
我还记得:爸爸带我到县城和武汉去看病,每次听到医生说孩子怎么得了这个病,他的那份愧疚和难过,他那无奈和无助的背影。
他也希望女儿的病能快快好,他也不能接受失去女儿的痛苦。
看着女儿被病魔折磨,他的心像刀割一样痛,只是他是爸爸,是男人,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流泪。
女儿不怪你,我看到了那个默默在为女儿付出的爸爸。
5这次梳理,我想卸载那段病痛的记忆。就把那段记忆留在儿时总是去玩的一片田埂上,那里有我儿时很好的伙伴和童年的记忆。
现在,我再也不是病西施了,是一个特别坚强的女孩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我想好好活着,爱我的家人,爱我的小伙伴。
我想对焦虑和恐惧部分说:谢谢你们,这么多年保护着我儿时的创伤。现在我看到了它们,认识了它们,也跟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它永远住在我的内心最深处,不再黑暗,不再恐惧,我会常常来看它,把爱带给它,把温暖带给它。
这次的梳理,我知道了:童年的这段生病的经历,在我的身体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4年就医过程,因为年龄小,大人也没有给我解释过,自己因为不懂所以很害怕,死亡的恐惧刻在了心里。
生死恐惧是人生最大的恐惧,而我,那么小就遇上了,这个创伤一直存在身体里,后来的事情都是在此基础上的积累,积累多了,外面一件微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引发我焦虑恐惧的导火线。
这次梳理之后,我的感受是:即使生病了,恐惧部分不会升级了,因为,那个内在的小女孩有人陪伴了。
我相信:随着践行的深入,我会越来越自由,会活得越来越轻松。
海蓝幸福家静修生:娟子
编辑:范燕
课程价格课程价格:元
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9日晚上24点(往期优惠券可叠加使用)此次课程为“部分心理学教练(IFS-basedInnerPeaceCoach,简称IPC)培训和认证体系”中的必修课,也是海蓝幸福家静修生的必修课。
Q
什么是“部分心理学教练培训和认证体系”?
年,部分心理学创始人RichardSchwartz老师及国际部分心理学中心了解到海蓝幸福家同伴教育模式并深受鼓舞,双方决定:共同开创一个面向更广大普通受众的培训;
创立一个基于部分心理学方法的、适用于同伴教育的"部分心理学教练(IFS-basedInnerPeaceCoach,简称IPC)培训和认证体系"
部分心理学教练培训和认证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部分心理学教练培训和认证体系
旨在用海蓝幸福家“自我幸福教练体系”来教授部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实习,成为带领自己和他人走向内在和谐的教练。Q
如何成为部分心理学教练?
阶段
步骤
活动
具体说明
完成后
资格
角色与分工
1.IFS基础学习
1
IFS模型介绍和如何梳理保护者的部分(6天地面课或同等内容视频课)
没有参加要求
IPC预备教练
共同编写第一和第三阶段课程的学员手册
2
在线督导(12小时)
完成第1步方可参加
3
如何梳理脆弱的部分(6天)
完成第12步方可参加
2.深化个人践行和专业实习
4
持续个人成长
包括但不限于:
a.参加过至少一次、至少7天的、有人带领的止语静观;
b.学习过静观自我关怀正式课程(八周或五天);
c.学习过情绪梳理七步法课程.
IPC教练
10次在线督导由海蓝幸福家组织督导,IFS老师带领
实习案例由幸福家和CSL(联合审核
5
在督导下进行实习
a.至少30个用IFS自我梳理的案例;
b.至少30个用IFS带领他人的案例;
(案例半年内提交有效)
c.参加至少10次在线督导
6
申请IPC教练资格
填写申请表,提交第5步的记录和总结
3.胜任力认证
7
继续深化个人践行和专业技能
累计至少60个用IFS自我梳理案例,和60个用IFS为他人梳理的案例
IPC高级教练(姓名将在CSL和幸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