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贾林梦医院
编者按:本文在介绍名方的来源、功能主治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搜集、整理现代药理学新研究及临床应用新报道,内容全面、实用,可帮助基层中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更加灵活地应用古方,同时也可供中医学生和中医爱好者自学参考。
庞国明谈古方新用连载
小柴胡汤新用途
〖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能〗和解少阳,疏肝和胃。
〖常规用途〗用于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以及杂病而具少阳病见证者。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有保肝、降酶、增强免疫力,抗癌、镇静、镇痛、镇咳、解热、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降压等作用。
〖临床新用〗
一、呼吸系统疾病:
据报道,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细辛6克、五味子10克、生姜(或干姜)10克、杏仁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治疗郁火咳嗽50例。
结果:1例咳减,2剂咳大减,3剂咳痊愈者23例;3剂咳减轻,6剂咳痊愈者21例;连服3~6剂咳减而未痊愈者6例。另有报道,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渗出性胸膜炎42例,X线检查见左、右侧胸腔积液分别为20例和22例。用药22~45,全部治愈。
二、心绞痛:
据报道,运用加味小柴胡汤(柴胡20克、半夏15克、人参10克、黄芩9克、炙甘草15克、当归15克、川芎25克、附子15克、生姜12克、大枣12枚)水煎服,日1剂。气虚甚者,重用人参;阳虚甚者,重用附子;气血瘀阻甚者,重用柴胡、当归、川芎;痰浊甚者,重用半夏、生姜。治疗41例,服药5剂,疼痛均明显减轻;继服20~28剂,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三、胃炎:
1.慢性浅表性胃炎: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克、黄芩10克、黄连8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加水煎取毫升,每次服50毫升,1日3次,饭后1小时或饭前1小时热服。治疗86例,结果40天后获痊愈44例,占51.2%;好转27例,占37.4%;无效15例,占17.4%;总有效率为82.6%。
2.胆汁返流性胃炎: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9克、党参10克、半夏9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治疗36例患者,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久病兼有淤血者加丹参;郁热重者加黄连;腹胀满者加枳壳;合并溃疡者加服三七、乌贼骨、枯矾;大便潜血强阳性者加大黄、白及、枯矾。
治疗1个疗程后,胃镜检查胆汁返流消失者占97.1%。经组织活检和胃镜检查胃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自觉症状大多消失或明显好转。
四、过敏性皮肤病:
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甘草6克)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急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寻常性痤疮、紫斑病、中毒疹、特发性色素沉着、寻常性干癣、掌跖脓疱疹等)30例显效占13%,有效占73%,无效占14%,总有效率为86%。
五、急性腮腺炎后并睾丸炎:
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9克、石膏30克、黄连6克、香豉9克、栀子9克、麻黄9克(去节)]治疗25例急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腮部外敷金黄散,效果良好
每天健康一点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