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泽,属手太阴肺经。动作刺激到的是曲池、尺泽、曲泽等穴位,对降压、止咳等有辅助治疗效果。
尺泽。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
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区域的干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
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对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2内劳拍少海少海穴,手少阴心经合穴。动作刺激的是手少阴心经的内劳穴和少海穴。辅助治疗心痛、癔病等心与神志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肋痛;瘰疬。
劳宫穴,因“手任劳作,穴在掌心”而定名为劳宫穴。劳宫穴有内外之分,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之“荥穴”。配五行属火,火为木子。所以,取劳宫穴治疗可清心热,泻肝火。
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治疗。劳宫穴治疗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少海穴: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一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少海:辅助治疗心痛、癔病等心与神志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肋痛;瘰疬
劳宫穴:劳宫穴可清心热,泻肝火。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起辅助治疗。劳宫穴对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辅助治疗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劳宫还对手掌多汗症有缓解作用,汗为心之液,而在手掌心主要有两个穴位,一个是少府穴,握拳时,小指指尖处,属于手少阴心经,五行也属于火,另一个就是劳宫穴,这两个穴位分属心经和心包经,而心包经的症状其实也是心经的症状,心脏一共有两条经脉可能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有关。
3揉按,轻敲中府穴云门穴(换肩)第9个动作刺激到的是中府、云门等肺经穴位,针对肺系疾病、气管、支气管疾病均有治疗作用。此外,中府穴还有诊断治疗肺癌的作用。
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胸大肌。
咳嗽、气短、喘不得息、胸满、胸中烦热、胸痛、引缺盆痛、伤寒四肢热不已、瘿气、疝气上冲心、暴心腹痛、胁痛引背、肩痛不举、四肢逆冷、脉代不至。
4拍打肩井穴(换肩)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刺激肩井穴,经常拍打这个穴位不仅能降压,对心、肺疾病以及便秘均有良好效果
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对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5叩击风池穴、百会穴风池穴:足少阳胆经刺激的是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循胆经输向头之各部及外走阳维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颈部,当枕骨之下,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与风府穴相平。
壮阳益气。辅助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叩击百会穴:这个动作刺激的是我们头顶的百会穴,属督脉,有安神助睡眠、降压、治头痛等作用。
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开窍醒脑、回阳固脱。辅助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
6揉拍打腹部刺激我们腹部神阙、气海、关元等保健要穴,这些穴位能调节胃肠功能,尤其适于糖尿病患者。
神阙,人体穴位名,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虚脱。禁刺,宜灸。
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辅助治疗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7擦胆经这个动作是刺激头部胆经,包括头维、颔厌、率谷、悬颅、天冲、目窗、正营、承灵、浮白、角孙等穴,能够起到降压、预防偏头疼的效果。
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缓解治疗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