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关节滑膜炎病变为主要特征,以对称性、多关节及双手小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免疫性系统疾病,早期表现为进行性多关节肿痛,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和畸形,关节功能严重受损。有数据显示,7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骨破坏,未经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年致残率高达70%。
类风湿关节炎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生,但最常见于年龄在30岁到60岁之间的人,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高3倍,吸烟或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病史会增加患病风险。那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呢?
1、晨僵
患者在早晨起床时,会感觉到关节活动不灵活,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2、关节畸形
患者手脚会表现出关节变形的情况。手的畸形主要有梭形肿胀、尺侧偏斜、钮孔花样畸形等;脚的畸形主要有仰趾畸形、外翻畸形、弯曲呈锤状趾及足外翻畸形等。
3、关节外表现
患者会有发热,指、趾端坏死,皮肤溃疡,外周神经病变及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4、心脏病变患者可并发有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结节、心肌炎、冠状动脉炎、传导障碍,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等表现。
5、贫血
患者出现贫血是最常见类风湿并发症之一,多属于慢性疾病性贫血,贫血程度常为轻度至中度。
长期以来,类风湿关节炎被认为是“不死的癌症”,是因为患者一旦被确诊,常被疼痛折磨得“生不如死”,传统治疗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治愈,因为传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都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只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不会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恶化。患者可能一辈子都要遭受疾病折磨。
但通过正确的治疗方式,“不死的癌症”类风湿关节炎也能被攻克!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向1、恢复关节功能
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清除关节腔的免疫复合物,从而减少炎性介质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保护关节和肌肉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2、双向免疫调节
除药物治疗外,免疫生态疗法可快速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以及改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标,同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
3、防治并发症
预防及干预相关并发症,如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淋巴结肿大、心包炎、心包积液、胸膜炎、结节性肺病、原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