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你认为的买房逻辑很有可能是错的

刚到郑州的小镇姑娘,会觉得坐30分钟公交上下班,已经远到不可思议;刚到南京的郑州人,会觉得开车过长江上下班,已经远到不可思议;刚到深圳的南京人,肯定也会觉得,开车过深中大桥上下班远到不可思议。

如果站得更高,想得更远,20公里能算远吗?

可能很多郑州人在多年以前还想不通这个道理。

今年之后,今天之后,肯定会有大波的郑州人,因为这本不算远的20公里开始扔掉旧有的、根深蒂固的买房逻辑。

1

5月6日,不仅仅是五一小长假节后上班第一天,还是一条利好政策执行的第一天。

5月6日零时-年12月31日24时,对豫A、豫V牌照1类客车(9座及以下)使用ETC设备行驶郑新黄河大桥实施免费通行政策。

我的邻居刘阿姨更开心了,一大早就开车出去看房了。去年年底,刘阿姨就在四处看洋房、叠墅,最后盯上了价格洼地平原新区。

她经常给我们“普及”平原新区的便捷交通,南三环转上东三环高架,跨过郑新黄河大桥,一路畅通无阻,20分钟到达。

这20分钟是时间距离,与它对应的还有物理距离。

物理距离很好理解,你的房子距离商圈、距离学校、距离公园有多远?几公里?

大多时候,我们总被物理距离迷了眼。明明地图上的一路之隔,看似很近,实则可能要跨过几个红绿灯,遇上每日的交通大堵塞,甚至这就是一条断头路,要打通,可能需要N年。

真正有价值的是时间距离。开车多久能够到达?地铁耗费多长时间?是不是通公交?这才是实际有用的距离。

2

存在你固有认知中根深蒂固的平原新区偏远并不存在。

心远地自偏。

你认知中的“偏”,更多的是心理距离,根源来自对一个区域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让你主动忽略了最近频频刷屏的平原新区高光时刻。

说频频刷屏可能不太准确,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大郑州范围内利好最多的,最聚焦大家伙儿目光的,只有平原新区,没有之一。

不,不是平原新区,应该改称呼了——平原示范区。

示意图

4月1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发布。

这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郑新、郑焦、郑许一体化发展,探索设立平原示范区、武陟、长葛等特别合作区。

郑新排在第一位,郑州和平原示范区一直就有良好的互动模式,此次官方盖章,必将开启融合加速度。

设立平原示范区。示范区取代新区的称呼,在郑州主城周边的新区中,这还是首次,郑新融合无疑成为重中之重。

何为示范区?意味着将最大程度优先享受各种利好政策,形成资源集聚,成为郑州都市圈一体化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很多人,开始猜测,郑州跨河发展的时代要到来了!

3

接下来的消息仿佛是要印证大家的猜想。一周之后,4月19日,河南发改委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xc/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