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元帅起点,上将的军衔,他当师长时

年领导的南昌起义,其意义深远,这次起义揭开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而要说我党独立领导第一支武装队伍,那就要追溯到年。

当时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与孙中山商议,决定以大元帅府的名义组建了一支革命武装,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队长徐成章、党代表廖乾五、副队长周士第、军事教官赵自选,政治教官曹汝谦都是我党党员,所以铁甲车队虽然名义上属大元帅府管辖,但实际上是我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

没过多久,在省港大罢工爆发后,队长徐成章被调往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作,由周士第担任队长开始领导这支队伍。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我党领导者也意识到必须掌握一支革命队伍,后在周公策划下,铁甲车队作为一支骨干力量编入叶挺独立团,周士第成为独立团第一营营长,五个月后升为独立团参谋长仍兼任一营营长。

南昌起义军的师长

年,叶挺独立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开始后,独立团作为先遣队率先出发,而周士第率领第一营官兵走在最前面,被称为“北伐先锋的先锋”。

在第12师的协助下,独立团先是光复湖南,然后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阻止吴佩孚大军南下的企图,打开通往武汉的最后一道门坎。战后战功赫赫的独立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5师,周士第也升为73团团长。

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后。周士第与李硕勋、聂荣臻商议后,趁午休之际,在当天中午以野外训练为由将25师大部带出驻地,于第二日抵达南昌。不久起义军进行整编,周士第部改编为第11军第25师,由周士第担任师长。

南昌起义时就是师长,说明周士第的起点很高。要知道25师73团的政治指导员是陈毅,73团7连连长是林帅,陈赓是第2军第3师第6团第1营营长,粟裕是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此时周士第的地位比元帅、大将都高,为何建国后仅授上将呢?这就要从南昌起义南下后说起。

历经磨难返回苏区

南昌起义后,由于第10师的叛逃,致使起义军最终在潮汕失利,部队也打散了,最后只生下经历三河坝战斗的第25师。到了10月下旬,师部党委开会决定,由朱老总带队,周士第与李硕勋分别去香港、上海寻找上级党组织,汇报部队处境,并请示下一步行动计划。

经过一个月的颠簸,周士第到达香港,费尽周折才与李立三取得联系。他将所有情况向李立三作了汇报,在等待上级下一步指示期间,周士第患上重病。

当时周士第的一个旧友陈超鹏从南洋来到香港,得知周的病情后来看他,此时广州起义失败,很多流亡香港的革命同志被巡捕逮捕。陈超鹏对他说了外面的情况,并劝说他和自己去南洋躲一躲风声。

不久周士第未向上级汇报就跟随陈超鹏去了南洋。多年后他回忆这段经历说:“主要是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不坚定,也是南昌、广州起义失败后产生悲观情绪的表现”。

一年后,回到上海的周士第参加了反蒋斗争,因叛徒出卖,他在年被逮捕入狱,后在国母宋庆龄的周旋下,周士第才终于获释。不过直到年2月,周士第经过六年的漂泊流浪,才终于来到苏区,回到党的怀抱中。

经过一年多的审查,周士第才在年10月重新入党,不过在脱离党组织六年的时间里,影响了他在红军队伍中的发展,不少当年的部下,此时的职务都超过了他。

55年授上将

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合并为华北军区,而晋冀鲁豫第八、第十三、第十五纵队组建成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徐向前任司令兼政委,周士第为副司令。

年3月华野第一兵团改称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周士第仍为副司令员。太原解放后,第十八兵团编入第一野战军,因徐帅因病休养,周士第升任兵团司令兼政委。在进军西北后,周士第相继参加了扶眉、兰州、秦岭战役,随后又兵锋直指大西南。

建国后周士第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防空军司令员,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此时他当年的部下有数位超过了他成为了元帅或大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xc/4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