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长久以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作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让临床医生和患者不得不重视起来。生物制剂的出现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我们应该如何为患者选择药物?如何降低药物副作用?本次我们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丹教授,让我们一起学习梁教授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疗方面的经验吧。
激素治疗:控制用量,注重副作用防控
梁丹教授指出,从50年代以来,激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炎症性疾病。其效果好,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但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不能忽略激素带来的相关副作用。激素的副作用分为三个大方面:
1、全身副作用:长时间大剂量口服或者静脉注射激素,会给机体带来众多的副作用,包括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引起糖代谢、脂质代谢异常,满月脸、水牛背、皮肤毛囊异常为表现的库欣综合征,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甚至还会引起精神异常,消化道应激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2、局部副作用:局部或者全身使用激素可能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并发症,白内障与青光眼的发生使得葡萄膜炎的治疗更为困难;
3、诱发或加重感染:如果患者本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患有潜伏期结核,全身使用激素可能会导致爆发性肝炎、结核播散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因此,激素的使用前需要排除全身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把握适应症,控制用量,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检测,及时根据全身情况以及眼部炎症的程度调整用量。梁丹教授特别提到,激素的使用,能不用即不用,能少用即少用,长时间、大剂量的激素给机体带来的伤害往往是巨大的。
生物制剂: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疗新方向,合理使用发挥疗效
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疗效不佳,或患者无法耐受这两种药物时,生物制剂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选择。TNF抑制剂、白介素6、抗B淋巴细胞等都属于生物制剂,但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成功、效果最好的是TNF-α抑制剂。梁丹教授指出,TNF-α是葡萄膜炎发病过程的关键因子。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作为TNF-α抑制剂,是目前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治疗成人非感染性中间、后、全葡萄膜炎的生物制剂。其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梁丹教授强调,生物制剂的使用必须掌握其适应症。生物制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阻断TNF-α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如果患者机体内有潜伏感染,或者年老体弱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容易诱发感染。因此,在使用生物制剂前,需要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尤其必须排除乙肝病毒携带或者潜伏结核的情况。用药前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如果乙肝核心抗体增高,还需要检查乙肝病毒载量,如果患者存在乙肝潜伏感染的可能,在使用生物制剂之前就要启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并在传染科医生的密切监控下使用生物制剂,预防爆发性肝炎的发生。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潜伏结核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态势,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之前,常规进行肺部CT、PPD皮试、T-SPOT等排除结核,出现可疑潜伏感染的情况时,建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治,确保用药安全。
老年患者初次出现葡萄膜炎的改变,要详细检查,明确病因,需要排除伪装综合征、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断。梁丹教授指出,年纪大的患者要慎用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与全身激素。
在使用生物制剂的过程中,机体对外界的病原体的免疫力会相应下降。因此除了在治疗前排除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外,治疗过程中要高度随访,密切监测机体健康状况。在用药第一个月时,需要常规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