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科普孩子关节肿胀触痛警惕幼年

孩子关节肿胀、触痛、局部发热、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警惕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它还可能会伴随胸膜炎、淋巴结炎、肝脾肿大、红斑样皮疹等表现。

近年来,国内JIA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它的危害性大,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据统计,有19%~41%的患儿有生长延迟、身材矮小,超过50%的患儿有关节畸形,致残率超过40%,且有37%的患儿可能出现白内障、青光眼、失明等。延误治疗会大大增加致畸致残的概率。

正骨健康讲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到底是什么病?有哪些危害?

可以预防吗?怎样预防?能够治愈吗?

带着上面这些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儿科常委专家组将儿童时期(16岁前)不明原因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统一定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此病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可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

特征及表现

起病时间:16岁以前;

病症持续时间:6周或6周以上;

病症部位:单关节或多关节;

病症体征:关节肿胀、积液,或者关节存在活动受限、关节触痛、关节活动时疼痛、关节表面温升高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持续的关节炎为特征,除了上文说过的关键词,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型表现就是“晨僵现象”,也就是早上特别容易出现关节僵直。

致残率极高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关节受损,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甚至残疾。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虽然不高,只有0.01%-0.1%,但致残率却很高,未经治疗者,2年致残率为50%,3年致残率高达70%!

如果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持续的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一定要带孩子去儿童风湿科就诊!

检查项目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CRP(C反应蛋白)、血沉、铁蛋白、RF(类风湿因子)、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细胞因子等炎症指标,关节磁共振,眼部检查,以及排除肿瘤、结核、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检查。

分型

1.全身型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在5~1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本型的特点为起病多急骤,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1)发热:弛张型高热是此型的特点,体温每日波动于36℃~41℃之间,骤升骤降,一日内可出现1~2次高峰,高热时可伴有寒战和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热退后患儿活动如常,无明显痛苦。发热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自然缓解后常复发。

(2)皮疹:也是此型的典型症状,具有诊断意义,其特征为于发热时出现,随着体温升降而出现或消退。皮疹呈淡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于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

(3)关节症状:关节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生率在80%以上。可为多关节炎或少关节炎。常在发热时加剧,热退后减轻或缓解。以膝关节最常受累,手指关节、腕、肘、肩、踝关节也常受到侵犯。关节常表现为对称性肿胀、压痛和晨僵,反复发作数年后,可出现畸形。最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关节强直、掌指关节半脱位和手指“天鹅颈”样畸形。

(4)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约半数病例有肝脾肿大,可伴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少数患儿可出现黄疸,体温正常后肝脾可缩小。多数患儿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腹痛。

(5)胸膜炎及心包炎:约1/3患儿出现胸膜炎或心包炎,但无明显症状。心肌也可受累,但罕见心内膜炎。少数患儿伴有肺间质损害。

(6)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及脑病表现,如头痛、呕吐、抽搐、脑脊液压力增高及脑电图改变。

2.多关节炎型

女孩多见,起病年龄有2个高峰,1~3岁和青春早期。受累关节≥5个,尤以指趾小关节受累比较突出。起病缓慢或急骤,表现为关节僵硬、肿痛和局部发热,一般很少发红。通常从大关节开始,如膝、踝、肘,逐渐累及小关节,出现梭状指。约1/2病儿颈椎关节受累,致颈部活动受限。颞颌关节受累造成咀嚼困难。少数发生环、杓(喉部软骨)关节炎,致声哑及喉喘鸣。晚期可出现髋关节受累及股骨头破坏,发生运动障碍。关节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数年者关节僵直变形,关节附近肌肉萎缩。

3.少关节炎型

通常在1~3岁起病,受累关节不超过四个。膝关节最常受累,其次是踝关节,再次是手的小关节,但几乎任何关节均可受累。约20%的少关节型JIA患儿发生虹膜睫状体炎,抗核抗体阳性患儿更易发生。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hg/7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