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真的是太大了!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全方位的巨变,30多年间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提起这些年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医院院长李向前感慨万千。
李向前院长
“以前人只要得了结核病就有恐惧感,所谓谈痨色变,因为经济负担重,看不起病的人多,加之医疗条件差,医疗技术水平不高,治愈率也低。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又有这么好的医保合疗报销政策,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患者都来就诊了,治愈率也高了,结核病也不再可怕了。”在医疗行业工作34年的李向前,有30年与结核病在打交道,亲历了我国和西安医疗卫生事业在此期间发展变化的每一步,对结核病的治疗水平和患者心态更是了如指掌。
10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坐落于长安区航天大道东段、杜陵西侧的医院。医院干净整洁、宽畅明亮的行政区,医院环境大不一样的感觉,没有任何的压抑或局促之感。在办公室里,李向前向记者娓娓讲述了他所亲历的一些医疗变迁。
从“一病致贫”到“看得起病”
年,李向前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医院)工作。他说,医院是老式苏联风格,标准的“工”字楼,青砖红瓦,整体建筑看着非常漂亮。因为结核病病情重、治疗时间长,对每一个有结核病患者的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打击。高额的治疗费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医院里只住了多名病人,显得非常冷清。李向前说,医院的时候,很多医护人员特别是女同志都害怕晚上值班,“医院在城郊区离城远,医院里面路灯很少,人也不多,晚上走在住院部外面偌大的院子里就感到阴森森的,特别害怕。”
李向前表示,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完善的医保制度让老百姓几乎人人都能看得起病,加之政府的兜底,也让贫困家庭不再有经济负担,不管是什么病,都敢医院,再也没有“一病致贫”的顾虑了。在医保制度逐步完善的同时,保障范围也不断扩大,报销比例稳步提升,特别是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深入开展和健康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极大地减轻了大病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为百姓织牢了一张坚实的医疗保障网。“报的多,花的少,看病费用低是患者最切实的获得感。医保进一步增强了患者看病就医的‘底气’,‘看得起病’的愿望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
医院80年代的病房和院区
从七八个人共挤一间病房到现代化的医疗服务设施
“病房的墙是砖木,隔断是篱笆,床是老式钢管床。”说起以前的住院条件,李向前皱着眉头说,“那时候条件确实太艰苦了。”医院的设施都很简陋,医院用砖木做成的墙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医院最怕发生火灾,每年都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防火上。病房之间的隔断更是用篱笆所制,安全系数很低,七八个病人挤在一个病房中,睡在钢管床上,住院时间长了很容易得褥疮。病房条件差,冬天冷,自己烧蜂窝煤炉子取暖,被服单薄,很多病人从家里自带被褥,病房里花花绿绿的,床下堆得都是病人带的馒头等生活用品,非常凌乱。
医院的设施条件越来越好。据李向前介绍,医院年搬至新址后,医院占地面积扩展至余亩,建筑面积7.13万平方米,开放病床0张,消防措施更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排除一切隐患。病房内还装有闭路电视,独立卫生间,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配备最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增加了负压病房、重症监护室、洁净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静脉配置中心、P2+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等。“让患者感受到就医的便捷与舒心,也是服务患者的关键因素。”李向前说,医院狠抓医疗服务建设,牢固树立患者至上、一切为了病人的理念,从一个个细节做起,确保每一位入院的患者都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年以来,医院还进行了一个改革——“患者至上,细分专科。”这医院60多年来结核内科混收结核患者的模式。目前,就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细分为妇儿结核科、肺结核科、重症结核科、浆膜腔结核科、耐药结核科、老年结核科、中西医结核科、神经结核科8个科室,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医院的新病房
从医患毗邻到严格分区管理
??“过去,医护人员流失相对较多,不少医生因为怕感染而离开这份高危职业。”李向前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过去医护人员工作区域与病人共用一个通道,交叉感染有时候不可避免,时有医护人员感染结核病。“这些白衣天使医院工作,每天与结核病患者打交道,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仍然坚持坚守,默默奉献,这是非常可贵的职业情操。”李向前说。
但是现在不同了,医院严格按照现代传染病管理要求建设病房,标准的三区三通道,对医护人员的防护以及对病人的管理都跟以往完全不同。各是各的通道,各是各的区域,区域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医生工作区为洁净区,走洁净通道,医生处置和护理治疗等工作区域为半污染区,病房则属于污染区。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时,必须先到清洁区更换衣物、穿戴整齐防护用品,通过缓冲区缓冲进入潜在污染区后,方能进入病房(污染区),这种通道设定可以有效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李向前说,除了分区措施,医院每天还会对院区和病房进行全方位消毒,住院部安装壁挂式空气消毒净化机,门诊、镜检中心、B超室、CT室采用移动空气消毒净化机和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病区安装通排风设施,空气单向流动,进风口设置在清洁区,出风口安装消毒装置。患者管理模式也由传统随意进出的开放式变成严格门禁的封闭式管理,患者家属不能再随意进出病房,杜绝了结核病的二次传播和交叉感染。
李向前院长带领班子成员开展查房
技术让诊疗更精湛
???????谈及医疗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李向前更是感慨不已。他以影像科发展为例,“80年代用的是MAX光机,90年代引进MAX光机都觉得非常好了,后来有了双排螺旋CT、16排CT、64排CT,医院已经准备开始使用排CT,这在过去完全是不敢想象的。”李向前说,这些年科技发展实在太快,极大地促进医疗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速度,同时也让医生的治疗方法更加先进、技术更加精湛。
诊断上,从支气管镜的常规检查发展为整个肺部的所有检查,尤其随着精准医学理念的发展,内科胸腔镜、电子支气管镜、超声气管镜、肺内超声以及导航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结核病诊断的准确性。治疗范围上,通过冷冻、高频电刀、氩气刀、球囊扩张技术等的联合应用使得气管内大部分病灶问题都能有效解决。
李向前还提到超声介入技术。他说,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数字化超声设备给超声介入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很多价格低廉、创伤小的超声介入穿刺、置管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的传统治疗方法。介入超声让精准安全的穿刺替代了过去需要在手术室完成的大手术。我院通过特有的介入性超声技术已经为数万名结核病患者进行了诊断治疗,为他们减轻了痛苦。李向前指出,在超声引导下,医生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灶类别,从而针对性地定制治疗方案。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超声直接观察到患者体内的状况,在可视状态下进行穿刺诊疗,让药物直达病灶,同时也可以把患病区的液体抽出来。超声的引入使得医生针对具体病情提出精准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更精准的诊断和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效果。另外,超声介入医疗成本低,病人痛苦少,治疗结束后,只需观察一两天就可出院,给病人节省了一大笔的治疗和住院费用。特别是我院超声科主持的全国结核性胸膜炎超声分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为我国在结核性胸膜炎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方面进行开创性的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胸外科的腔镜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原来的胸外手术都是大手术,开胸刀口1-2尺长,创伤很大很可怕,引进胸腔镜后,从小切口肺叶肺段切除术到4孔、3孔到单孔胸腔镜下肺段精准切除术,走到了腔镜技术的最前沿。还有尘肺病诊疗,以前除了预防感染和对症治疗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医院开展的大容量肺灌洗术,能显著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有效缓解尘胸闷咳痰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以前分药都在一个大铁板上,靠人工一块一块拨,医院有了全自动包药机,分包好的药品直接送到病科。另外,医院还建有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各临床科室病人静脉用药都进行集中调配,安全性非常高。不用领药与配药,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临床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李向前说。
“时代一直在进步,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医疗卫生事业也会紧跟时代步伐,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道路谱写出更加璀璨的华章。”李向前坚定地说。
记者苏建华张黎娜见习记者马相
肺灌洗、介入超声和胸腔镜技术
医院
医院始建于年,是西部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院。
医院设有肺结核科、妇儿结核科、结核合并症治疗科、浆膜腔结核科、耐药结核科、神经结核科、胸外科(骨科)、中西医结合科、呼吸科、肿瘤科(放疗科)、麻醉科、门急诊部等临床科室和药剂科、检验科、影像科、功能科、病理科、镜检中心等医技科室。主要收治各型肺结核、肺外结核、胸部肿瘤、尘肺及呼吸系统其它疾病。
医院是西安市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单位,省市医保、合疗、居民医保定点单位。
勤谨/仁和/精诚/博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