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英雄壮歌千秋垂名
一踏上燃烧的土地
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刚刚一年,美国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美国的飞机沿鸭绿江两岸狂轰烂炸,东北边境的城市、工厂和农村遭到严重破坏。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是否出兵援助朝鲜。毛泽东提出:“御敌人于国门之外”的主张,如不出兵,让美帝国主义占领了朝鲜,随时就可侵略中国,后患无穷。最后中共中央作出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8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人朝打击美国侵略者。
李玉安所在的三十八军,全国解放后正从广西柳州北调至河南信阳地区休整,接到调往东北“组织边防军,伺机入朝作战”的命令后,火速北上至沈阳。几天后军首长奉命下达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令,李玉安所在的连队,群情激奋,纷纷表态坚决赴朝参战,打击以美国为首的十六个国家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李玉安在连队上第一个报了名,年10月22日,27岁的李玉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一营三连的副班长,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
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率先入朝的先遣部队四个军(即: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军)抵朝后势如破竹,在第一次战役中歼敌1.5万余人。乘胜南进,后美帝国主义惊悉中国军队入朝,遂利用他军事上的优势,调动余架飞机在我军后方地带狂轰烂炸,并炸毁了鸭绿江大桥,破坏了公路、铁路,切断了志愿军后勤补给线。李玉安所在的连队,有时四五天吃不上一顿饱饭,饿着肚子和敌人拼杀。在飞虎山战役期间仗打得异常艰苦,没有饭吃,朝鲜人民送来了玉米饼,当时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饼子冻成了冰块,战士们只好放在怀里暖化后再食用,吃一个饼子需要一两个小时。当时地冻天寒,又下起了几天几夜的大雪,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宿营。因为美国飞机发现村庄就轰炸,无数无辜的朝鲜妇女和儿童被炸死,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大多城镇和村庄被飞机炸成废墟。有一天,李玉安和战士们露天宿营,由于疲劳过度,躺下即酣然入睡。一觉醒来战士们被大雪全部覆盖,当集合号吹响后,李玉安和战士们翻身从雪地里爬起来冲向与敌人拼杀的战场。就这样李玉安和诸战士一道,克服了饥饿和严寒带来的困难,冒着敌人的炮火英勇奋战十几天,赢来了飞虎山和整个第一次战役的胜利。
二血战松骨峰
飞虎山战役之后,同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战役打响了。中朝军队全线反击,美军二师和李伪军三个师被我军实施战略包围。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敌人企图向南逃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命令西线部队切断敌军南逃之路,正在西线指挥作战的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遂命令一一二师担负切断军隅里敌人逃路的阻击任务。师长杨大易令李玉安所在的三三五团直插松骨峰截住敌人。美军为了安全撤退,用炮火组成了三道“火墙”,横宽三公里,部队从正面无法通过,团长范天恩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取小路前进。当时,天寒地冻,道路难行,但战士们逢山过岭,遇河涉水,急行前进。李玉安和三连勇士们长途行军,一天一夜走了一百八十里山路。11月30日凌晨,刚赶到预定地点,就听到隆隆的炮声和机器的马达声,由远而近,正遇败下来的美军二师从此撤军。美军的汽车、坦克、大炮和士兵一眼望不到头,潮水般地汹涌而来,此刻三连勇士们抢先占领了制高点一松骨峰北部的一个土山包,阻住了敌人的退路。敌人为了逃命在8辆坦克、10余门大炮和8架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攻。三连战士们还没有来得及修工事,只好利用敌军投落的炸弹形成的弹坑作掩护,和美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的四次冲锋。敌人急得发了疯,美军二师九团出动了余名兵力,集中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和24门榴弹炮向三连阵地狂轰烂炸,达四十分钟之久,三连阵地一片火海。敌人施放的炸弹、汽油弹、燃烧弹满山遍野,到处皆是。阵地上硝烟滚滚,烈火灼人。整个阵地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阵地烧红了,在硝烟与战火弥漫的山岗,战士们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在血与火的激流中,又两次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击毙敌军余人,阻住了美军二师的逃路,为我军装口袋聚歼这股逃敌立下了特等功。后来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李玉安和他的战友们端着刺刀连风带火扑向敌人,有的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敌人烧死,有的掐着敌人的脖子,有的咬住敌人的耳朵,让敌人不能脱身。三连指导员杨少成双腿被炸断,他拖着两条断腿在火里爬来爬去,作战地鼓动:“同志们!不要管我,要守住山头,我们是毛主席的好战士!”直到牺牲。连长戴如意在浓烟中刺死几个美国兵后负了重伤,李玉安冒着炮火冲上去把他背下来,连长断断续续地说:“李玉安,我现在任命你当代理排长,组织火力把山头拿下来。”这时山头上已上来四个敌人,随后李玉安带着勇士们冲上去,夺回了制高点。战斗中两个战士负了伤,李玉安的腿也负了伤,最后三连阵地上只剩下李玉安和腹部受伤的副连长及通讯员三个人了。敌人又开始冲锋,此刻李玉安毅然决定叫通讯员背着副连长转移,自己作掩护,冲上来的敌人把李玉安包围了。那时李玉安身上只剩下两颗手榴弹,他向敌群扔下一颗,借着烟雾快速奔跑,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到一位美国指挥官跟前,炸死了那个美国军官。这时李玉安弯腰拾起一支“三八枪”,和几个高大的美国兵展开白刃格斗。李玉安凭着一股勇气,用刺刀先后捅死三个美国兵,当他与第四个美国兵拼刺刀时,敌人扣动了板机,一颗子弹从李玉安的右肺打进去,李玉安同志倒下了……
三连近名官兵壮烈牺牲,他们以热血和生命,赢来了时间,坚持了八个小时的阻击战,主力部队赶到将敌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一举全歼。
三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敌人拥有钢和汽油弹,我们依靠的是敌人没有的武器——勇气和决心!一个小小的连队在血与火的激流中阻住了美军的退路,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即12月1日午后,彭德怀司令员听取了志愿军副司令员兼西线指挥韩先楚汇报:“三三五团三连松骨峰阻击战打得很苦……打光了,但是完成了任务……敌人向这个连的阵地轮番利用飞机、大炮轰炸,利用坦克掩护成团的兵力进攻,6个多小时敌人未能前进一步!战士们在人弹将尽的时候,用枪托砸,用刺刀挑,甚至用石头、用牙齿和敌人肉博。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烈士们的尸体有各式各样的姿态: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掐住敌人脖子的,还有的被敌人火焰喷射器烧焦了,手里还端着上了刺刀的枪,保持着向敌人冲锋的姿态……”彭德怀沉默了许久,泪水盈眶,挥笔写下了通报嘉奖令:“三十八军万岁!”随后带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登上了松骨峰。当苏联斯大林元帅听说松骨峰惨烈的战斗后,流着眼泪说:“这是一支伟大的部队。”
战斗结束后,战地作家魏巍和师长杨大易来到三连阵地,看到了壮烈的场面,阵地前沿堆满了几百具美军尸体和打烂摔碎的枪支,牺牲的战士,有的手里握住手榴弹,手榴弹上沾满了美军的脑浆。战士邢玉堂,二排副王健侯身上的余烬还在燃烧着,他们身子压住敌尸,牙齿和指甲深深地嵌进敌人的皮肉里。”作家魏巍激动地说:“我们的战士真好,真可爱。”接着又听取了一营营长王宿启对这场战斗的汇报,写下这篇惊世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记述的:……假如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来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四遇救生还
岂知英雄李玉安并没有牺牲,当时他的肺部被子弹穿透,两根肋骨被打断,脊椎骨劈裂。直到深夜,大约昏迷了八九个小时的李玉安又苏醒过来,醒后李玉安看到身上一片血,地面一滩血,知道自己负了重伤。此刻战场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他便咬住牙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往山下爬,大约爬了一个多小时,因伤势过重,爬了没有五十米。此时朝鲜人民军的一位司号员,与部队在战场上打散了,为找部队从此路过,发现这位志愿军重伤员。司号员近前用汉语与李玉安通话,说他是人民军的司号员,路过此处,并说要救李玉安下山。李玉安开始有些怀疑,恐怕是伪军特务,问他为啥会说中国话,他说在抗日战争期间,跟随金日成在中国东北打过游击战,李玉安这才放下心。随之朝鲜人民军这位司号员把李玉安背到山脚下,放在老百姓的半间空房子里(房子原来有三间被美军飞机炸毁两间半)给李玉安包扎了一下伤口。司号员看到李玉安的伤势很重,对李玉安说:“为了救你,我必须抓紧赶部队,找到人民军叫人民军来救你,找到志愿军让志愿军来抬你。”司号员走后一直没有再回来,后来才知道这位司号员当时走出二里许,被美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炸死了。无奈李玉安在那半间空房子里躺了三天三夜,亦昏迷了三天三夜。三天之后,三三四团的部队从此路过,发现了这位重伤员,遂急速用担架抬到一个山洞师部卫生所。经医生检查伤势极其严重,已经危及到生命,立即做了开胸手术,因肺部渗进弹片,没有取出,术后伤口总是化脓,遂将李玉安送回祖国,到黑龙江一面坡兵站治疗,接着又开刀做了两次手术。术后因缺医少药,李玉安又患了严重的胸膜炎,伤口愈合不上。最后转到大医院(即医院),又开了几次刀,才算治愈。李玉安从医院伤愈,总共开了八次刀。一年多来躺在病床上,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院,主治大夫夏彭春和四位护士日夜守护在李玉安身边,见醒过来,就喂牛奶,经精心治疗,李玉安终于恢复了健康。医院治病期间,李玉安同志从不叫苦,不叫痛,伤还没好,他闹着要赶回部队去,后伤愈,他不让大夫在病情鉴定书上写成残废,一心想回部队,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一个革命战士崇高的情操。
后来李玉安因伤残不能再回部队,组织上分配他到河南省漯河部队制药厂,年7月复员到黑龙江省巴彦县,由当地民政部门安排到兴隆镇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播百姓生活点滴,报台前时政民生
打造台前第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