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炎支原体是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的重要病原之一。PRDC有细菌性病原(与地方性肺炎相关细菌)也有病毒性病原(蓝耳,圆环,伪狂犬、猪流感等)。PRDC的临床症状特点是生长缓慢、饲料转化效率下将、厌食、咳嗽和育肥猪呼吸困难等。
临床症状
以干咳最为典型。在实验室攻毒情况下,咳嗽症状出现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的10-14天,4-5周时达到最严重,之后逐渐减弱直到消失。在生产条件下,咳嗽在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均可出现,并且通常是大面积出现。如果是跟其他呼吸道病原发生混合感染,则肺部病变会更加严重。
诊断
根据外在临床症状(慢性干咳及生产性能下降),肺呈对称性的肉变或虾样变(见下图),以及特征性的的细支气管周围和血管周围组织病理性结节。但是,无论是外部临床症状还是肺部病变都不是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病征。并且,混合感染往往会造成肺炎支原体一些非典型的症状。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的肺部病变
临床症状和组织病变都可以通过评分系统进行量化。根据在设定时间内观察到的猪咳嗽的数量所制定的咳嗽指数被证明与现场感染情况一致。
肺叶典型猪支原体肺炎肉变面积(%)
得分
0
0
1-25
1
26-50
2
51-75
3
>75
4
肺部病变的检查可以通过剖检死猪或者活猪实现,也可以在屠宰场进行。为了能够更加可靠得反应肺炎支原体在整个猪群的流行程度和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至少应对30头猪进行检查。亚临床感染会降低猪的生长表现,但是不表现外部症状,屠宰检验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性的感染。
大部分的评分系统是基于对肺部表面视觉的主观判断,因此出现误差的概率比较大。严重的胸膜炎症状可能会掩盖肺部症状,育肥后期肺部症状的自愈可能会导致出现假阴性的判断。因此,评分方法的主观性、肺部病变的恢复以及病变的非特异性都会对准确的病因诊断造成阻碍。
支原体肺炎诊断的黄金标准是对肺炎支原体的分离,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分离肺炎支原体并不现实,因为分离过程困难、昂贵和耗时。结论性诊断通常是建立在对病原的PCR检测。
目前针对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有多种PCR方法可供使用,可用样品包括鼻腔和支气管取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死亡猪的肺组织。生产实践中,活猪鼻腔拭样非常容易,但是灵敏度相比使用支气管样品或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较差。
使用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方法对4个不同猪群中不同年龄组的猪的感染负载量进行了研究发现:最大的感染数量出现在了大年龄组。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得到的肺炎支原体数量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向相关。
上图为nPCR方法检测四个不同猪群中6、10、14周龄以及在屠宰时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的数量(每毫升中数量的平均log值)
防控
由此可见,猪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猪场,带菌散毒猪群普遍存在,如果猪场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很可能会出现猪支原体肺炎的暴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一项用江苏农科院和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生产的“支必宁”(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株)免疫的临床试验显示:免疫后全群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明显提高,料肉比大大降低,一头猪可少吃25kg饲料,增收37.5元。由此可见进行疫苗接种防控猪支原体肺炎对于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意义十分重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