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8日周五上午,我正在出门诊,一名外地男性患者被家属抬着走进诊室。据其子女代述病情,该患者51岁,患肛周脓肿十余日,医院消炎多日,昨日病情突然加重,高热,肛门疼痛剧烈,阴囊肿大,医院就诊,均无法确诊。昨日夜间来京,来我院门诊就诊时,患者已无法行走,神志模糊,体温39.8度、白细胞多。初查病灶,肛周一周肿起,阴囊肿大,直径12cm大小,小腹下部皮肤红肿。根据化验结果,基本确诊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已经发展为脓毒血症!血压下降80/40毫米汞柱,如不立即进行救治,将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将危及到生命。
我当时的心里也很矛盾,要知道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生与死,只有概率,没有定数。目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是不是应该冒这个险,很多事情非我一人所能控制,一旦救治失败,则家属有意见,同时会招致同行非议。但患者有一线的希望,我不会轻言放弃,将顾虑抛之脑后,毅然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他。
手术刻不容缓。由于该患者病情较重,我立刻联系了SICU和手术室,SICU李刚大夫听到患者情况,没有一丝迟疑,当即同意收治,麻醉科李成辉大夫也立即安排了手术间和麻醉师。
由于此病高达25%的死亡率,且有可能一次手术不能成功,需多次手术,所以我们必须跟患者家属交代清楚病情,争取他们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在医患办陈钢大夫协助下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后,在医务处的协调下,泌尿外科冯照晗大夫和普外科杨猛大夫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位,手术在下午1时顺利开始。
首先,我先将肛门周围的肿起部分切开,造四个引流切口,逐层切开,进行扩创。大量脓液流出,恶臭迅速弥漫到整个手术室,剧烈的恶心感袭击着手术室内所有人员,但是手术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刻,我杂念已经全部清空,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要治好他。经过一步步地切除坏死组织,包括坏死的皮下脂肪组织和浅筋膜、引流等,保留皮肤、消毒、灌洗,所有过程非常顺利。随后,泌外科冯照晗大夫主刀做阴囊部手术,他非常有经验,细致地进行了各种器械的探查和充分引流也进行得非常顺利,手术非常顺利,坏死组织完全切除。冯大夫做完后,普外科杨猛大夫再次查看了腹部情况,并仔细研究了CT等检查结果,认为腹壁虽然有红肿,但据CT检查并未看见成脓,所以不必再打开放脓,上外科手术,只要术后给予大剂量抗菌素即可。最后,我和冯照晗大夫再次将引流口修剪,引流管、引流条固定,确保引流通畅。
终于,手术结束了!并且,成功了!这时已经是傍晚6时。我们将患者送入SICU继续监护治疗。
随后的一周里,在SICU和我科大夫的协同配合、精心治疗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体温、血象恢复正常,肺功能也逐渐恢复,肛门阴囊创口引流通畅,坏死组织逐渐脱落,伤口愈合很好。患者的病情迅速好转,于5月13日痊愈出院。
总结这次紧张的多学科救治,我特别想感谢我院医务处刘鹏大夫、李静大夫、孙薇大夫,SICU李刚大夫,泌尿科张冠大夫、冯照晗大夫,麻醉科李成辉大夫,医患办陈钢大夫,普外科杨猛大夫等,没有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台手术根本不可能顺利完成;没有背后这样高效、得力的支援,我也没有底气来接收这样的患者;没有关键时刻我院技术力量的支持与展现,仅凭我个人的能力,患者也不可能得到这么彻底的治疗。所以,通过这次的协同“作战”,我更加深知对于一个从医多年的“老”大夫而言,不仅仅要有过去专业知识的积累、各类前沿学术思想的更新、丰富临床实践的保证,更需要有一个像我院医疗急救工作倡导的多学科协作这样的平台,才能让更多更复杂、更综合、更凶险的病患化险为夷,更有效地保障和照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生与死的博弈中,医院这个团队中,死神的力量有多大,我们竭力救治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强。我的这些可爱的同事们,各有性格,各具特色。但是面对凶险而复杂的重症,大家骨子里强悍的基因和火线组织能力都集中迸发了,大家对患者的责任、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屡次战胜顽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我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更爱你们,医院、我的组织、我的同事、我的团队。也没有任何时候比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后,更加珍爱我的工作。
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小声地为自己喝彩,小声地对我们自己说,加油!虽然很小声,但仍然荡气回肠!(医院肛肠二部副主任郑丽华)
郑丽华,医院肛肠科二部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主持肛肠二部工作。擅长治疗痔、瘘、裂、肛窦炎及习惯性便秘等肛肠疾病。主要从事肛肠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应用研究。出诊时间:周一、二、五上午
服务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