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的科普知识
呼吸内科
什么是胸腔积液呢?
在肺和胸壁之间有一个潜在的腔隙,称为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仅有微量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液体简称胸液,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简称胸水。
哪些原因会导致胸腔积液的形成?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等因素。
胸膜通透性增加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胸膜肿瘤、肺梗死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如淋巴导管阻塞、发育性淋巴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损伤
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
医源性
药物与放射治疗、液体负荷过大、中心静脉置管穿破和腹膜透析等,都可以引起渗出性或漏出性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形成后会出现以下几个表现
1呼吸困难:最常见,与胸腔积液的量有关。少量胸腔积液常无症状,当胸腔积液量超过毫升时,可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
2胸痛:多为单侧锐痛,并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可向肩、颈或腹部放射。随着胸水增多,腹痛可缓解。
3伴随症状: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干咳;恶性胸腔积液,多见于中年以上病人,伴有消瘦和呼吸道或原发部位肿瘤的症状;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液,伴有咳嗽,咳痰和发热;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就医后需要做什么检查?
1X线检查
2B超检查
3胸水检查
4胸膜活检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发现患有胸腔积液应如何治疗?
(一)结核性胸膜炎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2抽液治疗大量胸腔积液者首次抽液量不超过毫升,每周抽液2~3次,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毫升,直至胸水完全消失。
3抗结核药物治疗
4糖皮质激素注意停药时逐渐减量至,避免出现反跳现象。
(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1抗生素治疗原则是足量和联合用药,体温正常后还需继续用药两周以上,以防复发。
2引流为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采取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
3支持治疗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如豆类、蛋类、鱼类、乳类、新鲜蔬菜水果。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如何护理才能有利于康复?
1减少氧耗大量胸腔积液致呼吸困难或发热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氧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2促进呼吸功能
1)体位:按照胸腔积液的部位采取适当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呼吸锻炼:胸膜炎病人在恢复期,应每天督导病人进行缓慢的俯视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
4)缓解胸痛:需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必要时用宽胶布固定胸壁,以减少胸廓活动幅度,减轻疼痛。
5)康复锻炼:带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3加强营养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温馨提示:
应特注意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应定期复查,遵从治疗方案,防止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