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很多人觉得咳嗽很常见,只是感冒或肺部有问题,但其实咳嗽有多种原因,要对症下药。
那么,哪些咳嗽是需要看医生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哪些事可以减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咳嗽不止,主要有这几大原因1.咳嗽变异性哮喘
其实是一种过敏,主要症状为剧烈干咳,夜间咳嗽比白天重。患者要及时就诊,一旦确诊要尽早治疗,如利用可吸入糖皮质激素,提高自我疾病管理意识,在发病时控制症状,长期持续治疗。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患者咳嗽的同时会感到分泌物倒流进鼻后和咽喉部,因此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可能有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其以治疗鼻子为主,减少分泌物倒流,控制咳嗽。
3.胃食道反流
胃食道反流导致的咳嗽常伴随胸痛。胃酸反流,会刺激食道或呼吸道,就可能引起咳嗽。胃食道反流患者吃饱后不要倒头就睡,要少食多餐,避免摄入咖啡、酒精以及不易消化的高脂肪食物。
4.药物性咳嗽
一些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会引发持续性干咳。若确诊为药物性咳嗽,一般要停药4周。
5.心因性咳嗽
若以上因素都被排除,就要考虑是否为心理因素导致。
哪些咳嗽需要看医生留心症状特点
1.伴有发热、咳吐黄绿色痰或脓痰的咳嗽。有肺部感染的可能。
2.伴有胸闷气短的咳嗽。有哮喘、肺间质病变等病的可能。
3.痰中带血的咳嗽。需排除肿瘤、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结核等疾患。
4.伴有胸痛的咳嗽。需排除肺栓塞、胸膜炎等疾患。
注意咳嗽声音
1.伴有声音嘶哑或犬吠样咳嗽。多见于声带或喉部病变及肿瘤等,需尽早治。
2.金属音调样咳嗽。多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肺癌等。
3.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多见于小儿易感的百日咳。
留意咳嗽时间
1.连续咳嗽3周不愈。一般感冒咳嗽、急性鼻咽炎咳嗽三周内可愈。
2.反复发作或季节性强的咳嗽。一般春秋季反复发作的咳嗽多为过敏性咳嗽,有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必须在医生诊治下规范治疗。
3.反复后半夜睡眠中的剧烈咳嗽。应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心脏疾病引起的咳嗽。
镇咳药物应用窍门咳嗽不宜盲目用药,寻找病因,适当止咳。
湿咳化痰联合止咳,干咳镇咳兼顾抗过敏。
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用药前知晓不良反应。
久咳不止及时就医,医生指导用药为上策。
防咳嗽需要好习惯外披衣服随身带
初秋往往早晚凉,中午热,如果清晨出门穿件比较适度的“厚衣”,到中午就会太热或出汗,一冷一热极易感冒。
入秋后早晚凉时穿两件上衣,以便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有利于预防感冒引发的咳嗽。
脾虚患者慎贪凉
秋季燥邪当令,所以一般秋季食养主张“减辛增酸”,多吃些酸味甘润的果蔬。但应切记,秋食瓜果应适度,不能像夏季一样过食。
特别是脾虚患者尤应注意顾护脾胃,不但慎贪凉,还应养成穿衣别露脐、及时撤凉席、睡觉要盖肚的好习惯。
秋游切记防过敏
秋天是植物的花粉旺盛期,特别是在多风干燥天气,空气中花粉浓度更高。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的患者,最好不要到杂草丛生、野花遍野的环境中游玩。
过敏性疾病有一个特点,一旦过敏发作过,再接触同类过敏源是一定会反复发作。切勿抱有“今年可能没事”的侥幸心理。过敏源不明确的患者,医院进行过敏源检测,明确过敏源,预防过敏。
秋季重点调养肺深秋季节,雨水渐少,天气干燥,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清润甘酸的东西比如银耳百合粥,还有清凉的东西比如梨水、荸荠水都适合秋天吃。
此外,秋天宜吃酸甘化阴生津、滋阴润肺的百合、银耳、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话梅、山楂等酸味食品;多饮水、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以免耗伤阴津,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秋燥”现象。
在起居方面,早秋要防温燥,晚秋防凉燥,还要防秋季的感冒。
最适合的运动是太极、八段锦。用小力度运动,避免损害健康。
养肺也要注意控制情绪,减少悲伤,保持神志安宁,舒张收敛有序,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笑是一种最“便宜”且有效的养肺方法。
点击下列关键词
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网上问诊
医师节短片《我是谁》
公益微电影《暖阳》
公益微电影《彩虹之梦》
公益微电影《用爱唤醒你》
停车场中上演生命接力
减肥饮食搭配
全飞秒
海参真的“大补”吗?
援非女医生矫晓玲
胶东国际肿瘤论坛
文字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图片来源:医院转载需授权
好看就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