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药物易导致的呼吸系统损伤较为常见,并且常常是通过多种机制造成损伤。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
持续性干咳是普利类药物(ACEI)最知名的不良反应,最常见为夜间咳嗽,发生率在5%~20%之间,女性、非吸烟者及华人是高危因素。
曾有正在使用ACEI的患者持续干咳不止,医院治疗未愈,焦虑之中求诊钟南山院士,钟院士慧眼指出就是ACEI的不良反应,停药后不久即缓解;但是一般再次重启使用ACEI治疗,咳嗽的复发率很高。ARB类药物引起咳嗽的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既往对ACEI类药物反应良好且需停药替换时的选择。
血管性水肿则是ACEI药物使用中偶见但可致命的不良反应,常见口咽和喉部血管性水肿,但是一般不会出现瘙痒和荨麻疹。
胺碘酮
常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众多类型的不良反应,是心血管药物中最应重视的肺毒性药物。其可能导致多种类型的肺损伤,其中最常见的是间质性肺炎。
其肺毒性的风险因素有日剂量≥mg/d、治疗时间超过2个月、患者年龄大于60岁、存在肺部疾病及手术史;治疗时间如持续12个月以上,肺损伤的累积发生率逐渐增加。
但是较低剂量时也可见,一般维持剂量≤mg/d的肺毒性发生率为1.9%。永久停用是主要治疗推荐。
诱发的间质性肺炎常于治疗的第6~12个月,出现干咳,呼吸困难,也可能见发热等,胸片可见新发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网状或磨玻璃样影。
β受体阻滞剂
现代心血管医学领域的基石药物,但因拮抗β2受体常会致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加,加重气道疾病如COPD和哮喘;非选择性的普萘洛尔风险较高,β1选择性的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风险较低,但高选择性β1RB大剂量使用时其选择性也会减弱,所以哮喘患者也不宜大剂量使用,应用一般剂量时也建议分为3~4次服。
需权衡获益和风险,哮喘患者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RB,对于COPD患者也应慎重。另外眼科用药噻吗洛尔也是一种非选择性强效βRB,经过黏膜吸收后也有气道阻力增加风险。
普鲁卡因胺、肼屈嗪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鲁卡因胺、扩血管型降压药物肼屈嗪可以诱发药源性狼疮,其呼吸系统受累常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炎。
普鲁卡因胺治疗诱发狼疮的概率约为三分之一,其中50%会伴发胸膜炎;而肼屈嗪诱发狼疮的风险约为5%~10%。另外心血管药物中的奎尼丁、地尔硫卓、氢氯噻嗪、卡托普利也可能诱发。
阿司匹林
由于其导致起气道舒张作用的前列腺素减少,又使刺激收缩的白三烯逐渐占优,服用阿司匹林易导致急性支气管收缩。
对于开始使用或者上调剂量后的3小时以内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考虑是药源性哮喘,可立即使用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对于出现了类似症状但是必须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以行阿司匹林脱敏治疗。
脱敏前使用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10mg,在脱敏前的1日给予2次,然后在脱敏过程中每日给予1次,并需由专科呼吸科医生随诊。一般有阿司匹林哮喘史的患者也应谨慎使用COX-1选择性的NSAID药物。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及抗血小板药物如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等可导致弥漫性肺泡出血,多见出血进入肺泡腔不伴肺泡结构的炎症或破坏,起始常见咳嗽、咯血(不常见)、发热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能导致ARDS。胺碘酮也可非常罕见地诱发。
硝普钠
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长时间输注硝普钠的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或儿科患者易发生氰化物中毒,导致组织对氧的利用下降,并在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起初急促,随后缓慢及出现肺水肿。
临床使用硝普钠时需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