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肺炎去世的名人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肺炎(Peripneumonia)就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球每年约有4.5亿人(全球人口的7%)罹患肺炎,每年约万人因此死亡。美国资料表现年以前,肺炎在所有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一位。在二十世纪,抗体和疫苗的发明使存活率得以改善。然而,发展中国家居民、年老、年幼与慢性疾病患者,肺炎依然高居主要死因之一。由于肺炎经常缩短垂死之人的煎熬,因此被称为“老人之友”。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肺炎几乎在人类出现的时候,就站在了人类健康的对立面。早在公元前年,古埃及木乃伊上就有肺炎存在的证据。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时代(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出现了肺炎的最初记载。他曾这样描述肺炎的症状:“我们可以这样观察胸膜肺炎(Peripneumonia)及胸膜炎的影响:如果是急性发烧、其中一侧或两侧疼痛,或是有咳嗽,且咳出的痰是金色或青灰色的,又或者是稀的、起泡、带有血丝,或有任何与其他一般状况不同的特性......。当肺炎病情最严重时,若不服用泻药会有生命危险,且如果有呼吸困难、稀且有刺鼻味的尿、或从脖子及头流出汗,这些状况很不乐观。病征会从窒息、湿啰音,直到疾病渐渐取得优势......”迈蒙尼德(年–年)观察到:“肺炎会产生且从不缺席的基本症状如下:急性发烧、由胸膜炎造成的侧边刺痛、短且急促的呼吸、成锯齿形的脉搏及咳嗽。”这些临床症状描述跟在现代课本中的叙述很像,且反映出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医学知识的广度。————希波克拉底被认为是医学之父,迷信的敌人,理性的先驱和永恒智慧的源泉。希波克拉底文集奠定了西方医学的基础,他自己也是独树一帜的人物。几百年来,行医一直遵循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现代医学的根基:坚信病因是“自然”因素,必须做出理性的解释。在他之前,希腊人和附近的岛民都认为疾病是超自然的原因所致。如果人们冒犯了神灵,或者是有魔法的人念了咒语都会招来疾病。要是由巫师、魔法和圣灵带来的疾病,那么最好求助牧师或仙术来找到病因和最佳治疗方案。即使是现在,依然有不少人相信神学疗法,信仰治疗仍有一席之地。希波克拉底的第三个理论是自然治愈能力,他和他的信奉者认为,生病时体液的运动是身体努力自愈的过程。所以,出汗、咳痰、呕吐和流脓都被看作身体的抗争,或者叫作体液的“料理”(他们借喻了很多厨艺)。身体借助这些方式来清除、协调、净化那些引起疾病的过盛体液。医生的任务就是为这个自然的过程助一臂之力。医生不是自然的奴仆,相反,他们在对病情发展细致入微地观察后,成为疾病的控制者。希波克拉底的第二个理论是健康和疾病都与“体液”有关。他的女婿写的《人的本质》(OntheNatureofMan)一文入木三分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希波克拉底的其他文章也提到过两种体液:黏液和黄胆汁是病因。《人的本质》补充了另外两种:血液和黑胆汁。希波克拉底把器官和体液进行了一一对应:血液对应心脏;黄胆汁对应肝脏;黑胆汁对应脾脏;黏液对应大脑。对所有病人最好的疗法就是恢复体液的平衡。所以希波克拉底坚信,人生了病,一定是因为这四种体液失衡了,治疗方法当然就是用各种手段去除过多的体液,其中就包括放血。医学领域有一本大名鼎鼎的杂志——《柳叶刀》(TheLancet),“柳叶刀”最初指的就是放血用的工具。肺炎横行的时代,人们开始用放血治疗肺炎,年开始,法国巴黎的医生皮埃尔·路易斯博士花了七年时间,开始观察77位肺炎病人的临床病史和他们的最终结局。路易斯和他的学生们整天整夜在病房和停尸房收集数据,这种靠大量病例的统计研究,最初因新颖而被嘲讽为“数学医学”。直到年,路易斯发表的论文证明了自己和多名医生一直以来的猜测:发现无论是治疗前期还是晚期,放血对肺炎的治疗效果远远低于人们的想象,甚至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早期肺炎的病人放血后死亡率高达44%,而给肺炎治疗晚期的病人放血,死亡率降到了25%。因为没有对比实验,路易斯最终没有完全否定放血疗法,但他的研究影响很大,医院的医生休斯·本尼特用了18年的实验才真正靠病例数据推翻了放血疗法。18年间,他的位只患有肺炎的病人均没有接受放血疗法,而且都活了下来;医院里随即抽取的相同数量的、接受了近10年放血疗法的肺炎病人,发现放血将死亡率整整提高了30%。随着细菌学飞速发展,微生物学家们发现,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杆菌这两种细菌,是导致肺炎的重要原因。在年,艾德温·克雷伯首次观察到死于肺炎的病人气管中的细菌。最初的工作是辨认两种常见的细菌——肺炎链球菌和克雷伯氏肺炎菌,分别在年和年由卡尔·斐利兰德和艾伯特·弗兰克尔执行。斐利兰德最先引进革兰氏染色法——一种至今仍用来辨识及分类细菌的基本实验测试。在年,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的研究中所描述的步骤有助于这两种细菌的分离,也显示肺炎是可以由多于一种微生物所引起的。“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先生,了解到肺炎所带来的死亡及不适,并在年称它为“人类死亡的领导者”,因为当时它已经超过结核病,成为重大死因之一。关于“憔悴”(结核)个措辞原先是由约翰·班扬所创造。奥斯勒也将肺炎描述为“老年人的朋友”,因为其所造成的死亡,相较于其他很多种缓慢且疼痛的死亡方式,常常是快速且无痛的。在年代,许多研究发展改善了肺炎病患的治疗结果。二十世纪,随着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发现及现代手术技能和加强护理的引进,发达国家肺炎的致死率从之前高达30%急速下降。婴儿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的疫苗注射在年正式施打,而随即造成病例大量减少。成人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在年施打,小孩的则是在年开始接种,而最终也对病例有相似的下降量。与此同时,病毒学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肺炎不仅是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导致的,各种呼吸道病毒也是重要病因,而抗菌药物对病毒性肺炎无效。————历史上,因肺炎去世的名人不在少数,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年3月1日生于华沙,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十分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一生患有肺结核,后来因为在马卡洛房间条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气,他的病发展成了肺炎。年他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兰,本打算11月在伦敦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演出,最终于年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性,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终于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达成。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10月30日举行的肖邦葬礼,演唱者还包括LuigiLablache,此前曾为年贝多芬的葬礼演唱安魂曲,为年贝利尼的葬礼演唱Lachrymosa。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奏鸣曲Op.35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于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移送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柱子上刻有圣经马太福音的6章21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着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的学生简.斯特琳(JaneStirling)将波兰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肖邦的坟前,使肖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年为肖邦诞辰周年,被波兰命名为“肖邦年”。亚瑟·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叔本华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疯狂投水自杀身亡。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且传言他脾气火爆,曾把一个女裁缝推下楼梯(因为受不了她的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他为此还特意写过一篇论噪音)并造成她残疾,因此叔本华需要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常年相伴在叔本华身边的只有一条卷毛狗,被叔本华称作“世界灵魂”,据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对黑格尔的讽刺。年9月21日,72岁的叔本华死于家中,直接死因,肺炎。他的一生都在悲观中度过。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俄国社会主义之父,于年4月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中,那是拿破仑大军压境,侵入莫斯科的前夕。因此可以说,他在襁褓中便经历了战争的烽火,他的童年是在关于这次战争的传说中度过的。年11月他的母亲和一个儿子于因轮船失事遇难,他的妻子也在次年5月病故,这使赫尔岑几乎精神崩溃。但是赫尔岑没有从此消沉下去,他于年8月来到伦敦这个国际流亡者集中的地方,开始了新的战斗。60年代末,赫尔岑又移居日内瓦和巴黎,他意识到了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但是在年1月21日由于偶然感冒引起的肺炎而病逝于巴黎,他的遗体后来运到尼斯,葬在他妻子的墓旁。维克多·马里·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在法国,雨果主要以诗集纪念,如《静观集》和《历代传说》。他创作了0多幅画,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如废除死刑。年轻时,雨果倾向保皇主义,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成为共和主义的积极推动者;他的作品触及时政、社会和艺术潮流。雨果被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遗产被各种方式纪念,包括法国钞票上的肖像。雨果的长女,也是他最喜欢的女儿莱奥波德于年与CharlesVacquerie结婚,惨遭意外,年仅19岁。9月4日,二人在维勒基耶泛舟塞纳河上时翻船,女儿裙子太沉,直接坠入河底。年轻的女婿在营救时也遭不幸。当时,雨果正与情人在法国南部旅行,在饭店里的报纸上读到这一新闻,悲痛欲绝。著诗àVillequier。之后,他也写了不少关于女儿生死方面的诗,至少有一位传记作家称雨果从未从中完全恢复过来。其中,最著名的诗歌大概是《明日清晨》,描述给女儿上坟。拿破仑三世年政变后,雨果决定流亡。离开法国后,雨果于年小住布鲁塞尔,随后搬到海峡群岛,先去了泽西(–)后去根西岛()。在年拿破仑三世倒台前他一直住在那里。虽然拿破仑三世在年宣布大赦,雨果可以平安回国,但他没有这样做,直到年普法战争使得拿破仑三世失势后才回来。在-年巴黎围城之战时,雨果再次逃到根西岛,度过-年,最后返回法国。年5月22日,雨果因患肺炎不治,享年83岁。举国悲痛哀悼。维克多·雨果不但是文学巨人,而且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民主政治家。他为自由、平等和友爱奋斗终生,是法国文化坚定的捍卫者。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年8月25日尼采在精神病院里死于肺炎。安东·契诃夫,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契柯夫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的感情,曾约高尔基一同访问中国,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愿。年7月15日因肺病恶化而辞世。契诃夫一生才华横溢,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和深邃诗意的“非戏剧化”戏剧,在西方他被称为“自然主义剧作家中最自然的剧作家”。年11月20日,俄国阿斯塔波沃火车站,怀揣着69卢布、在82岁高龄时毅然离家出走的托尔斯泰不幸因风寒感染肺炎,在此与世长辞……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出身贵族。列宁称他为伟人,屠格涅夫说他是怪人,他说自己是个“令人生厌的糟老头”。被无数崇拜者视为圣人的托尔斯泰,年轻时却酗酒赌博、沉迷性爱甚至感染性病,33岁迎娶比他小16岁的索菲娅时,还将自己的性爱日记给对方阅读。但耽于声色的他在老年却成了一个彻底的清教徒。年,托尔斯泰与索菲娅结婚。最初的生活很美好。17年间,索菲娅为他生了13个孩子,其中4个早夭。索菲娅一直忙于照顾孩子,协助丈夫的工作,单是《战争与和平》的手稿,就誊写了6遍之多。小说写成后,托翁感念爱妻的辛劳,送她一枚镶有钻石和红宝石的戒指,并将戒指命名为“安娜·卡列尼娜”。但索菲娅在日记中哀叹:“我很累,怀孕让我变得愚笨,经常失眠。”19世纪70年代后期,两人的隔阂开始逐渐加深,“地狱”、“痛苦”之类的词经常出现在夫妻二人的日记中。在托尔斯泰离家之前,他与妻子的决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闹不和。之后,托尔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恳求托尔斯泰为她再读一遍早年时代丈夫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以找回当初的甜蜜,但是托尔斯泰当时已死了心。最后,他于年10月28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弗兰茨·约瑟夫一世(FranzJosephI),奥地利帝国以及奥匈帝国皇帝(年12月2日-年11月21日在位),19世纪到20世纪初中南欧洲的统治者。弗兰茨·约瑟夫因将奥地利帝国改组为奥匈帝国而被世人熟知,年他与普鲁士王国领导的德意志帝国结盟,年向塞尔维亚王国发出最后通牒,把奥地利和德国拉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年11月21日,因肺炎发作逝于维也纳,终年86岁。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荣获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迪士尼动画——《奇幻森林》,就是由他的作品改编而来。年冬天,即吉卜林的妻子卡洛琳决定返回纽约看望自己的母亲。当时正值冬季,纽约异常寒冷,吉卜林和妻子、女儿统统感染肺炎。幸运地是,吉卜林和妻子最终得以康复,但是当时只有6岁的大女儿约瑟芬去世。三年以后的年,吉卜林出版了本来讲给女儿听的故事集《原来如此的故事》,并亲自创作了插图。但是不久后不幸又一次降临在吉卜林身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吉卜林18岁的儿子参军并参加了一战,但是事情远远超乎吉卜林的预计,他的儿子约翰在年9月的卢斯战役中阵亡。这对于晚年的吉卜林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他竟一度前往法国,寻找失踪的儿子,只是最终无果而返。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他说自己再也没有曾经那样快乐以及开心过!年1月18日,吉卜林因肺炎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坦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并将其坟墓置于狄更斯和哈代坟墓的旁边。......————欧洲人有一段时间以得肺结核肺炎为时尚。在18世纪时,流行大裙撑紧身衣,为了美,节食挨冻,就为了得肺炎,肺结核。所以那个时候欧洲人的平均寿命35岁。之前因为病理未确定,为人们的想象赋予了大量的空间,人们往往认为肺结核肺炎是因为过度的,受挫的热情。这些热情是一种受挫的激情,使病人在反复的发作中毁灭自己,创造自己,实现自己。所以肺炎病人往往忧郁,敏感,富有创造力,富有激情。科学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诞生。我们通常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这三门基础学科的建立,看作现代医学诞生的标志。现代医学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找病因的科学方法。最开始,人们只能看到很粗浅的病因。比如感冒是因为着凉、受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找病因的方法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复杂。医生不仅要找到发病部位,还要研究发病机制和致病因子,即引起疾病的物质实体。在显微镜发明后,人们发现微生物也可以是致病因子,对疾病的理解也从宏观层面进入微生物层面了。比如,人们知道了感冒是病毒攻击上呼吸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看到了基因。这样,找病因也就变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微观,对疾病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相信科学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xmybx/3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