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病变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在所有关节炎致残原因中位居第二,目前我国患者已逾1亿,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1]。
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极大的规范和提高了我国OA医生的诊疗技术和水平,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临床新证据的不断更新,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外关节外科领域相关专家37名,制定了年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
一、指南更新亮点
新版指南推荐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更新:①骨关节炎(OA)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②OA的诊疗标准;③OA的治疗方案。
OA的定义及我国流行病学现状
OA流行病学得到了重视,因为流行病学的发病特点,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非常关键,指南中的流行病学数据参考了多个国内外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我国OA流行病学特点(如图1),结果发现,与全球发病率相似我国女性OA的发病率同样高于男性,除此之外,我国OA的发病率还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如图2)。
图1:年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参考的大型研究
图2:我国OA的发病特点
二、OA的诊疗标准
新版指南对OA的诊疗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除了常规应用的X线检查外,MRI和CT均可用于OA的早期诊断。同时,指南还优化了“骨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流程”。考虑到OA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特殊性,新版指南对患者的评估更为全面,新版OA诊疗标准更新要点如图3。
图3:骨关节炎的诊断更新要点
三、提出OA阶梯治法
新版指南首次提出阶梯化治疗理念和策略(如图4),强调个体化治疗。
图4:OA阶梯化治疗示意图
四、基础治疗是基石,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