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穴
取穴方法:华盖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肋间。
穴位解剖:在胸骨角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华盖穴解析:华,华丽也。盖,护盖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紫宫穴传来的天部水气,至本穴后,此气进一步散热吸湿而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此气如同人体的卫外护盖一般,故名。 穴位含义:任脉气血在此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下行璇玑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胸痛,胁肋痛,喉痹,咽肿。 穴位配伍:
华盖配气户穴治胁肋疼痛。
华盖配气户,治胁肋疼痛。
华盖配肺俞、膻中、列缺,治哮喘。
华盖配天突,降气平喘,治气喘,痰饮停胸,胸痛。
华盖配支沟、阳陵泉,治胸胁满痛。
华盖配尺泽、肺俞,治咳嗽气喘。
华盖配天突,治咳逆上气。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喉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配天突主治气喘、痰饮停胸、胸痛等。相关论述:.《针灸大成》:璇玑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中国针灸学》:在前正中线上,胸骨角的中点,平第一肋间隙。3.《针灸大成》:主喘急上气,咳逆哮嗽,喉痹咽肿,水浆不下,胸胁支满痛。
4.《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喘不能言,华盖主之。胸胁支满,痛引胸中,华盖主之。
5.《百症赋》: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
针灸治法:直刺0.3-0.5寸
《针灸大成》《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艾灸疗法:艾条灸5-5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疗法:
华盖穴,属任脉。位于胸部,横平第肋间隙,前正中线上。在胸骨角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何为华盖穴?
华,华丽也。盖,护盖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紫宫穴传来的天部水气,至本穴后,此气进一步散热吸湿而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此气如同人体的卫外护盖一般,故名。
华盖穴内应肺,肺叶垂布,为五脏之华盖。
华盖为星名,又指帝王所用盖伞,此穴位所在相当于肺脏上部,肺在心君之上,犹如华盖,故名华盖。
华,有荣华、光采之义。盖,《说文》:“苫也。”华盖,指古代帝王的车盖,帝王出入的宝伞。
《天文应象》注谓:“华盖七星,其柄九星,列如盖状,以荫帝座。”正与肺脏之覆护心脏意同。
《黄庭内景经》:“肺部之宫似华盖。”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道经以眉与肺均称华盖。
《黄庭内景经》天中章:“眉号华盖覆明珠。”注:“眉之名华盖者,以其覆盖守目之精神也。”肺部章:“肺部之宫似华盖。”注:“肺气乃心之保障,一时无间于位,是为心之华盖。”肝气童注:“华盖,肺也。”肺亦名华盖,象其覆于心上也。
《黄帝内经素问》云:“肺者,脏之盖也。”按盖,具覆护之意,犹屋宇之覆护内容也。揆之人体,肺脏居胸腔最上,故养生家喻之为华盖。此穴在璇玑下寸陷中,正当胸肺之处,以其形象和位置,故以华盖喻之为穴名。
人身五脏,肺喜清凉。《道藏》经曰:“肺部之官似华盖,过华盖下且清凉。”详“过”与“且”字之意,非仅谓其部位处清凉,且此外更须得清凉以济之也。华,繁盛也。人身正常之气,行驶至此,为阳之盛极。而本穴两旁为足少阴经之或中穴。彧,亦繁华茂盛之意也。
中医对人体各部均以阴阳五行括之,又以五行本性生克制约,各应所须以济之。如肺胜多喜清凉,故引致肾水之气上布胸中,以相调济。肾经之神藏平任脉之紫宫,坎之一,肾阴,调离九之心阳也。肾经之或中,平任脉之华盖,即起阴潜之肾水,滋娇柔之肺金。使各得自然之宜,而成其繁茂也。
此乃天成之水火升降,亢承制约,互调寒热,归于清凉。则阴平阳秘,病安从来。养生家巧得此理,施于有为,所以能养生也。观此经气流行,配调相济,人体先天已经奠定,而为后天生生之本。彼养生家守此妙道,调摄之耳。医药家借外界物质,攻补之耳。针灸则就人体自有功能,抑扬之耳。同是养生之道也。
华盖穴主要用于胸肺、咽喉等疾患:如咳嗽,胸胁满痛,喉痹,水浆不下等。
按摩手法:刺激玉堂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将拇指指腹置于玉堂穴,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即可,每天可按揉数次。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欢迎大家光临彩云长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