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表现:
(1)关节疼痛与压痛:绝大多数患者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肿胀是由于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关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甚至剧烈疼痛。
(2)关节肿胀:凡受累的关节均可出现肿胀,关节肿胀提示炎症较重。典型的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例如近端指间关节的梭形肿胀。关节肿胀在四肢小关节最易检查出来,而肩髋等大关节肿胀却不易发现。
(3)晨僵:95%以上的患者有关节晨僵。晨僵是指病变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晨起时出现较长时间的受累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晨僵常是关节受累的第一个症状,大多出现在关节疼痛之前,病情严重时全身关节均可出现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晨僵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
(4)关节摩擦音:类风湿性关节炎症期,运动关节时检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细小的捻发音或有握雪感,以肘、膝关节为典型,此表明关节存在炎症。有的关节炎症消退后,活动关节可以听到或触到嘎嗒声响,这在指和膝关节、髋关节最明显,可能是类风湿伴有骨质增生所致。
关节外表现:
(1)皮肤表现:约15%-20%RA出现皮下结节、单个或多个,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质硬韧如橡皮样,无触压痛或轻触痛,常对称地出现于肘关节皮下鹰嘴突附近,膝关节上下、四肢肌腱部,偶尔见于头部、躯干及脊柱后方(如下图)。出现于内脏如心、肺、脑膜等处的类风湿结节,常引起系统性症。一旦出现常持续存在数月或数年不易消散。一般认为类风湿结节是RA病变活动的征象,多见于RF阳性病人,但与关节炎或整个病情不一定完全一致。RA皮肤表现尚有,皮肤易碎易擦伤;甲床皱壁及指垫部碎片状棕色梗塞出血;掌红斑;下肢或骶部溃疡(如下图);严重者可见单发或多发的指端坏疽等。
(2)肺部表现:RA肺部受累可出现在关节炎期间或关节炎之前数年,表现为胸膜炎或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有时为无临床症状的双侧胸膜下类风湿结节;广泛的RA胸膜病变可引致小到中量胸水。胸水为渗出性,白细胞计数常少于/ml,葡萄糖浓度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总补体及C3/C4补体活性隆低。有时胸水中可查到类风湿细胞(吞噬了类风湿因子的单核细胞);RA肺部病变使并发阻塞性肺疾病机率增加,偶尔有支气管扩张或肺炎;并发间质性肺炎时,肺动能顺应性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以致肺功能不全,X线平片呈现间质纤维化或蜂窝状改变等;矿工患RA时,可发生肺内结节性肉芽肿,称为类风湿性尘肺(rheumatoidpneumoconiosis)。
(3)心脏表现:尸检发现40%RA病人有陈旧性纤维素性粘连性心包炎,但生前诊断的不多。部分可表现出心包炎征象,自轻度、一过性或大量心包积液不等。积液为涌出性,蛋白质含量常大于4g/dl,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补体活性减低,偶尔严重到心包填塞危及生命。心包活组织检查可见到类风湿结节。有时类风湿结节出现于心肌、心瓣膜,引致心瓣膜关闭不全,有时可见局灶性心肌炎及冠状动脉炎及心电图异常。
(4)眼部表现:约30%RA有干燥性角膜炎;类风湿结节累及巩膜时,可引致巩膜处层炎、巩膜炎、巩膜软化或穿通;眼底血管炎可引致视力障碍或失明。
(5)神经系统表现:RA神经系统损害多由血管炎引起。出现单个工多个肢体局部性感觉缺失,垂足症或腕管综合症(正中神经受累)。环枢关节脱位而压迫脊髓时,则可出现颈肌无力,进行性步态异常及颈部疼痛等。硬脑膜类风湿结节则可引致脑膜刺激症等。
(6)其他:除上述系统表现外,活动期RA还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体重减轻,肝脾肿大等关节外症状。部分关节外症状特别突出而发展成RA特殊临床类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