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痨、悬饮)
01
—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受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胸膜炎症。结核杆菌可以从原发综合征的肺门淋巴结病灶通过淋巴管到大胸膜,或有胸膜邻近的结核病灶破溃使结核菌或结核菌产物直接进入胸膜。也有部分胸膜炎的发生与机体的变态反应有关。其临床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则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结核中毒症状。干性胸膜炎有时症状很轻或完全没有症状,可以自愈。因此,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肋膈角少许胸膜粘连而患者以前确无感觉。有症状的干性胸膜炎常以胸痛为主要症状,伴有干咳、气急等,胸痛经常局限在患侧运动最著的腋前线和腋后线的下方,咳嗽与深呼吸时加剧。胸膜摩擦音是干性胸膜炎的重要体征。而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症状较干性胸膜炎明显,随胸腔积液增多,胸痛减轻或消失,但气促更明显,体位变动时胸液刺激胸膜可引起反射性干咳,大量胸腔积液可引起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
临床是诊断根据病史,X线检查,胸液检查胸膜中找到结核菌,可以确诊结核性胸膜炎。西医治疗急性期首先要患者休息,加强营养。用抗结核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胸腔积液增多用胸腔穿刺抽液等治疗。
02
—
:认为结核性胸膜炎属于痰饮证中之一“虚痨”“悬饮”范畴。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它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肋,而致络气不和,若饮阻气郁,旧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在病程发展全过程中,可见以下症型,邪犯胸肺型的症状是寒来往热,身热起伏,咳嗽,少痰,气急,胸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数。其治法和解宣利,用方剂柴胡半夏汤加减。若饮停胸肋型的症状是咳垂引痛,但胸肋痛势初期减轻,而呼吸苦难加重,咳逆气喘,息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膜隆起,舌苔白腻,脉玄滑。治法逐水祛痰。常用方剂十枣汤加减。见络气不和型症状为胸肋疼痛,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苔薄、质黯、脉玄。治法理气和络,方用香附旋复花汤加减。阴虚内热型的症状其咳呛时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红,或伴胸肋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红而苔少,脉细数。用滋阴清热治法,常用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本病应重调摄养护,急性期要卧床休息,应避风寒、少劳累。饮食进高营养食物及蔬菜和水果,起居要有序。治疗期间要定期X线检查病灶,笔者几十年治愈多例患者,一般随访6年左右,未见复发率。
原创:刘云德编辑:李贤刘娟云博频道感谢支持中医原创资料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