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疼痛亦可止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一般采用三位一体综合疗法,对神经进行有效护理,可以达到一定效果,对于这类疾病要加强护理。
王某,女,61岁,年9月8日初诊。主因咳嗽气喘6个月,右面颊刺痛1周就诊。患者1年前因咳嗽、气喘、消瘦,经诊断为右肺肺癌,经放疗、化疗后肺部肿块消失,但仍时有咳嗽、气短,1周前突发右面颊疼痛,呈针刺样痛,每次发作1~分钟,时发时止,发作时疼痛难忍。伴心烦口渴,鼻咽干燥,干咳少津,尿赤便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中医辨证属肺胃阴虚,燥热上炎。
治疗清热润燥,予以竹叶石膏汤加味治之。药用:
竹叶、半夏、山药各10g,生石膏40g,麦冬、太子参各0g,甘草6g,白芍15g,大枣4枚。3剂,每日1剂,水煎服。
9月10日二诊:患者诉头痛缓解,遂停用卡马西平,心烦口渴,鼻咽干燥,干咳亦减,大便变溏,每日两行,小便调。考虑其脾胃虚弱,遂上方生石膏减为30g,去太子参,加党参15g,白术、白扁豆各10g。继服6剂,诸症悉解。
《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石膏组方有0方,广泛应用于外感病及杂病中,后世历代医家尤其温病医家,将石膏类经方发挥至极,以白虎加苍术汤治疗湿热证;化斑汤治疗阳明发斑;三石汤治疗暑温病等。不仅扩展了石膏类经方的应用范围,而且创制了一系列疗效卓著的变通方剂。
石膏成为治疗温病的主药,石膏类方成为治疗温病的主方。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的进步,外感热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富贵病、慢性病成了主要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杀手。在临床上内生火热、内生湿热等内生五邪及各种病理产物成了主要致病因素,可引起多种病症。内生火热、内生湿热等与外感病有基本相同的病性,故用石膏类经方治疗这类病症亦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I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经方实战录》
主编:来要水。本文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转载旨在学习交流,文中观点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