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二十五肺结核与治疗

头部白癜风的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7057267.html

龙野一雄简介:-,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医史学者,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金匮要略解说》《汉方入门讲座》《汉方处方集》《新撰类聚方》《日本医学史》《汉方医学大系》等。

肺结核与治疗详解(3)

三重症

全身状态和呼吸系统症状都严重,该期几乎没有实证,可以说均陷于虚证状态。

治疗上非常困难,除少数病例外,多数转归不好。但即使是一时性地减轻痛苦,也必须满足患者需求,实际上是煞费苦心的。

若病情好转获得九死一生的结果,完全是医师、患者、护士协同努力的结果,例如对于饮食不被空洞的营养学概念牵着走而听从医生劝告与医生合作。从医师的立场上来讲,不仅是重症肺结核,对于所有疾病的治疗,建立与患者的信赖关系是最重要的条件。

对于重症肺结核使用最多的方剂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炙甘草汤、真武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全身性羸瘦加贫血,皮肤干燥无光泽,颊部潮红,口渴或口唇干燥,时有盗汗,咳嗽频发,或少痰,或多痰,时有喀血。舌为白苔覆盖,无食欲,失眠,陷于神经质状态,脉象细数、弱数。腹诊,腹壁薄整体软弱,有时可触得右季肋下、心下部位轻微紧张,但用力按压时无底力,在几乎所有的场合均可触及脐上部位腹主动脉搏动亢进。其他还有尿量减少、腹泻倾向。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但大部分均可见到是常态。

可以认为炙甘草汤比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热候更严重,并且具有摇动性证候。所谓热候,不是体温计显示的体温升高,而是指自觉的热感,是汉方医学所说的血热症状。即,柴胡桂枝干姜汤虽是高热,但却意外地自觉发热少,多呈贫血貌,仅为颊部潮红程度。但炙甘草汤有发热感主诉,颊部潮红程度下降,可有诉说轰热感并呈相应容貌。喀血、气短和心慌悸动等在炙甘草汤表现明显。炙甘草汤证可以认为是虚证、水分缺乏、血中带热,上面所列举的症状都可以解释为与其相关所致。也可见咳嗽、喀痰,但相比较而言,以心慌悸动方面为主。若一发生咳嗽则气短、悸动加重,则不如说是气短、悸动为主诉。即使不咳嗽,一看就知道气短、悸动使患者很痛苦。就像具有的气短、心慌悸动等摇晃性症状,患者也总觉得不安。表达为烦乱不堪亦可,总之身心不能处于安稳状态。有时肢体无目的地动作,只觉倦怠、连续不断的轰热感,总让陪护理者抚摩手足。尽管皮肤处于干燥光泽的状态,却屡屡地出汗或盗汗。

脉是一种类似跃动感的脉象,亦可触及腹部悸动。小便赤,大便或秘结或腹泻不定。

重症常见渗出性病变。

真武汤用于无热侯之寒证,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炙甘草汤是相对的。

有体温高热但面色苍白,甚至少许的面赤也没有。也无自觉热感。皮肤或干燥或有几分潮湿感觉,实际上有时也伴有浮肿。

自觉症状有咳嗽、喀痰,易腹泻,但全身疲劳衰弱感突出,非常没精神。

如果咳嗽频发、唾液样或泡沫样痰多,宜加五味子2.0、细辛1.0、干姜1.0。若腹泻难以止住,宜去芍药加干姜2.0。

炙甘草汤脉象不管多么细、多么弱,总有些外张突出似的、“砰”地一下子拍过来的感觉,而真武汤脉为细数、沉细数、或沉弱数。

关于桂姜草枣黄辛附汤(即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译者注),在浅田宗伯先生《勿误药室方函》口诀中读到:“仙台工藤球乡曰,凡大气一转而治万病之极意,又另为血症治疗专要。昔年一妇人患劳咳,咳血、气急、肌热灼手、肌肤削脱、脉细数也,余视为死症。一医姑且治之,以桂姜草枣黄辛附汤而得痊愈。(中略)此俱为阴阳不相得,即使无劳咳,有咳血、吐血、颜面色脱者,不得已而予此方,有时可起死回生”。因而对重症肺结核也多试用,可能没有抓住真正的适应特征,尚未获得痊愈的经验。此处所说的阴阳主要是指气血,多面向血证的场合。或者着眼点为胸部的虚寒,或者着眼点为表寒胸虚等等,使用方法多样,均从阴阳的解释方法与方剂的构成进行考虑。

对于肺结核中呼吸困难严重、因喘咳而不得已连日注射吗啡制剂的患者,从本方考虑使用桂枝去芍药汤,有的病例非常奏效,但并非任何时候都这么顺利。对于呼吸困难症,交替轮流使用茯苓杏仁甘草汤、竹叶石膏汤、甘草干姜汤、栀子甘草豉汤等,可达到轻度缓解症状使患者轻松一些的程度,但完全治愈而令人欣喜的事情罕见。

重症肺结核的咳嗽、腹泻、食欲不振等也很棘手。

对于咳嗽,应该可以试用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苓甘姜味辛汤、人参汤加干姜、麦门冬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等。

对于腹泻,使用真武汤、人参汤、四逆汤、甘草泻心汤、桂枝加芍药汤等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非常遗憾。

至于发热、食欲不振,我也在一个时期用过后世方的秦艽扶羸汤、秦艽鳖甲汤、滋阴降火汤类,结果是常常认输。

所以渐渐自觉到自己技术的极限,对难以胜任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拜托给比自己年长的医师去治疗。

肺结核的合并症有肺坏疽、胸膜炎、腹膜炎、喉头结核、肠结核、肾结核、脊椎结核、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棘手的病症。在中度或重度肺结核出现合并症的场合,治疗上有多么辛苦困难,有过类似经历的医师是很明白的吧,此时必须制定对于重病、急症者应该首先采取的治疗方针。这种情况下,不仅是患者,连医师也是在与疾病斗争。

从汉方医学角度看肺结核的病像,原则上是里病,即使有时兼有表证也不是纯粹的表证。

原则上是虚证,在疾病初期中期也常常呈现实证,但在重症阶段几乎无一例外均陷于虚证状态。即使是虚证,其中有虚寒也有虚热,其病像极其多歧。汉方医学认为其初期病多在肝脾肾,虽是肺结核但肺部的症状很少。有时这种状态持续到中期的最后,中期以后肺部的症状就表现出来。最后多数因肝肾的病像而死亡。在这一点上,与伤寒有时因阳明胃病像而死亡明显不同。

尽管这种观察非常笼统,但仍需加注意,如肺结核初期出现肩凝而长期予以葛根汤、中期便秘连续使用大柴胡汤和大承气汤、有喀血而连续投予桃核承气汤,等等做法是不愿意看到的。即使有是证必须用是方的情况,也希望能够边缜密观察边看效果,如果达到目的立即转换为其他适宜的方剂。

《金匮要略》的肺痿是肺虚,包含有肺虚热和肺虚寒,对于出自其中的生姜甘草汤和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确实也适宜处理肺结核的某种场合,但在实际临床上却极少使用,而一般在重症者情况下使用炙甘草汤为多。这些现象提示,在临床的许多场合应该多参照《金匮要略》虚劳、疟、痰饮诸篇,可以考虑认为其内容与体质性状况的交织关联性很强,如果极端一点地说,突出体质性因素被置于其首位。

现代医学正在用化学疗法、外科疗法努力克服迄今内科疗法的限度。汉方医学对于这些方法的强烈抵抗是不应有的。汉方医学应该自觉到自身的限度,在可行范围内进行全身心地努力,通过努力一定会冲破极限扩大应用范围。虽然我自己也尚未进行尝试,如对于大黄?虫丸、柴胡饮子、獭肝散、薯蓣丸等,如果能够准确地抓住经典中所提示的内涵,也许会给患者带来获效的喜悦。因此也痛感自己努力之不足。

(完)

(译自《汉方入门讲座肺结核》,收载入《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呼吸系疾病篇)》)

附:“王宁元汉方与腹诊译介”文汇系列

书1,《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6万字,现代汉方大家对伤寒派腹诊最具权威性论述。

书2,《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呼吸系疾病篇)》,9万字,龙野一雄先生经方治疗呼吸系疾病论著与医案。

购书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moyanazz.com/gxxmy/5473.html